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过刊浏览

2021年 19卷 13期 刊出日期:2021-07-10 目录

临床医学论著

益心通脉膏方治疗痰瘀互结证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凡永杰,银帮巧,韦夏薇,刘原,刘鹰,唐耀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益心通脉膏方治疗痰瘀互结证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SAP)的疗效及对病人血脂代谢、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8年12月于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心血管病门诊及住院部治疗的SAP痰瘀互结证病人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最终纳入临床观察病例共47例,其中治疗组23例,对照组24例。对照组予西药规范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心通脉膏方辅助治疗,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脂及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药规范化治疗基础上加用益心通脉膏方治疗痰瘀互结证冠心病SAP,可明显改善病人心绞痛症状及中医证候,降低TC、LDL-C、CRP水平。

八段锦对冠心病病人焦虑、抑郁及心绞痛发作频率影响的Meta分析

罗乃搏,董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系统评价八段锦对冠心病病人焦虑、抑郁及心绞痛发作频率的影响。方法使用计算机全面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电子期刊数据库,检索2011年1月—2020年12月有关八段锦干预冠心病病人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八段锦+常规基础药物治疗,并选择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心绞痛发作频率评分作为结局指标,运用Review Manager 5.3专业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RCT文献共14篇,涉及1 330例冠心病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SAQ心绞痛发作频率评分高于对照组[MD=8.03,95%CI(6.85,9.21),P<0.000 01],SAS评分[MD=-6.44, 95%CI(-8.75,-4.13),P<0.000 01]、SDS评分[MD=-5.25, 95%CI(-7.10,-3.40),P<0.000 0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基础治疗加八段锦可以改善冠心病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从而有效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中医体质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李新梅,邱思婕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中医体质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7月在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分院综合二科住院的高血压病人186例,观察中医体质分布情况,血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实验室指标,以及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等血管功能指标,观察高血压分级和心血管危险分层情况。结果186例病人中,中医体质构成以偏颇体质为主,为142例(76.3%),偏颇体质中以痰湿质最多,共35例,且老年高血压组痰湿质占比高于中青年高血压组(P<0.05)。高血压3级及心血管风险分层为很高危病人痰湿质比例最高,分别占23.2%、21.2%。高血压合并脑卒中的病人以痰湿质最多,占57.1%。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卒中及左侧颈动脉IMT是痰湿质的危险因素。有无痰湿质高血压病人体质指数、左侧颈动脉IM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病人中医体质构成以偏颇体质为主,其中痰湿质比例最高。痰湿质与年龄、高血压分级、心血管危险分层、BMI、左侧颈动脉IMT、脑卒中有关。

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气阴两虚证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王银燕,孔京晶,袁良,朱斌,戚先伟,冉永玲,桂青,黄平,付军,戴小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 观察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气阴两虚证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4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气阴两虚证急性心力衰竭病人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复脉注射液5.2 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7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中医证候积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舒张末期内径(LAEDD)以及24 h尿量和体重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NT-proBNP、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NT-proBNP、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24 h尿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心功能疗效、各单项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LVEF、LVEDD、LAEDD、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复脉注射液可明显降低急性心力衰竭病人NT-proBNP水平,改善心功能,减轻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支翠菊,韩素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诺欣妥)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0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入院的难治性心力衰竭病人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新活素组、诺欣妥组和联合组,每组25例。所有病人均给予抗心力衰竭基础治疗。对照组继续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治疗;诺欣妥组停用原ACEI或ARB类药物36 h以上,给予诺欣妥治疗;新活素组给予新活素治疗;联合组给予诺欣妥联合新活素治疗。4组均随访24周。结果新活素组、诺欣妥组、联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2.0%、84.0%、92.0%,均高于对照组的32.0%,且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新活素组、诺欣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2周、随访24周,联合组、新活素组和诺欣妥组血清神经内分泌激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6 min步行距离均较对照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2周、随访24周,联合组神经内分泌激素、NT-proBNP及hs-CRP较新活素组、诺欣妥组降低更明显,6 min步行距离均较新活素组、诺欣妥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周,联合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其他3组增加,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其他3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中,沙库巴曲缬沙坦或重组人脑利钠肽具有很好的疗效,联合应用疗效更明显,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

“调阴阳、和营卫”法对中风后失眠病人睡眠质量的影响

董致郅,段娜,李明真,齐锡友,高利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调阴阳、和营卫”法对中风后失眠病人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北京中医医院怀柔医院脑病科住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100例,脱落7例,共纳入9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与对照组(46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服用艾司唑仑1 mg,每晚睡前30 min服用,每日1次;治疗组服用“调阴阳、和营卫”中药,早卯时(06:00)、晚酉时(19:00)各服1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受试者的睡眠质量,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8 d PSQI评分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及总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使用、日间功能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安眠药物使用、日间功能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62%,高于对照组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调阴阳、和营卫”法可有效治疗中风后失眠,改善病人睡眠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基础医学论著

长期高盐所致高血压大鼠主动脉eNOS蛋白表达及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BKCa电流的变化

王艳炜,李霞,耿彬,张铁军,苗华为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长期高盐所致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表达及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离子激活钾通道(BKCa)电流的变化。方法选取3周龄Wistar雄性大鼠6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啮齿类动物粉末饲料(含0.5% NaCl)制成薄块状喂养16周,模型组予以加入高盐啮齿类动物粉末饲料(含5% NaCl)。观察喂养0周、4周、8周、12周、16周大鼠处于安静状态的尾动脉收缩压,比较两组大鼠主动脉eNOS蛋白表达情况,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BKCa电流的变化。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时点效应可以明显影响大鼠收缩压、BKCa电流密度的变化(P<0.01),且盐分摄入可以明显影响大鼠收缩压、BKCa电流密度(P<0.01);时点和盐分摄入之间存在着明显交互效应(P<0.01),提示大鼠收缩压、BKCa电流密度随着时点的变化趋势会因为盐分摄入的不同而不同。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两组大鼠8周时收缩压、BKCa电流密度开始升高,且模型组大鼠8周、12周、16周收缩压较同时期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eNOS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eNOS蛋白表达与收缩压、BKCa电流密度呈负相关(r=-0.755,P<0.05;r=-0.863,P<0.05),BKCa电流密度与收缩压呈正相关(r=0.972,P<0.05)。结论长期高盐可导致大鼠血压升高,主动脉eNOS蛋白表达降低,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BKCa电流密度增加,且BKCa电流密度随着血压的升高而升高。

尿激酶静脉溶栓干预急性脑梗死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

李盛善,肖瑞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尿激酶(UK)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40只SD健康雄性大鼠,选取10只为正常组,其余30只大鼠建立急性脑梗死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对照组、尿激酶组。正常组、模型组大鼠灌胃生理盐水,药物对照组大鼠静脉注射阿托伐他汀注射液,尿激酶组大鼠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比较4组大鼠梗死灶体积、神经功能评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7(IL-17)、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Bax、Caspase-3相对表达量。结果药物对照组、尿激酶组大鼠梗死灶体积、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模型组,且尿激酶组大鼠梗死灶体积、神经功能评分低于药物对照组(P<0.05)。药物对照组、尿激酶组大鼠SOD水平均高于模型组,IL-8、IL-17、hs-CRP、MMP-3水平均低于模型组,且尿激酶组大鼠SOD水平高于药物对照组,IL-8、IL-17、hs-CRP、MMP-3水平低于药物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对照组、尿激酶组大鼠Bcl-2、Caspase-3表达均低于模型组,Bax表达均高于模型组,且尿激酶组大鼠Bcl-2、Caspase-3表达低于药物对照组,Bax表达高于药物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进行干预,能够有效缩小梗死灶体积,减轻大鼠神经功能受损情况以及脑组织炎性反应,调控SOD、MMP-3水平,抑制海马区细胞凋亡。

癫痫发作的新皮质中差异表达基因生物信息分析

彭金香,吴沣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对尼古丁诱导癫痫发作新皮质中发现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利用DAVID 6.8和STRING 11.0等分析平台对基因芯片公共数据库(GEO)发表的尼古丁诱导癫痫发作的新皮质筛选DEGs,并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分析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构建。结果癫痫发作新皮质中发现的DEGs与癫痫致病性基因构建网络,结果共筛选出95个上调基因及119个下调基因,DEGs主要富集于胞嘧啶上的DNA甲基化、DNA复制偶联的核小体组装、细胞凋亡过程的调控等生物学过程,以及刺激神经组织的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等。结论尼古丁诱导癫痫发作新皮质相比正常新皮质的DEGs存在明显差异。多个信号通路、多个蛋白质相互作用方式为理解癫痫发作新皮质病理过程提供了帮助。
·综述与进展·

心血管疾病中脂毒性的机制研究及中医药防治进展

田雪,邵明燕,马林,江艳艳,姜茜茜,孙乾斌,王晓平,王伟,李春,王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正常心肌脂肪酸代谢、代谢紊乱诱导潜在的脂毒性物质产生及其激活后相关机制等,从中医药入手,以期找到改善脂毒性、保护心功能的潜在治疗方案。

中医药防治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进展

赵梦竹,王恒和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中药汤剂、中成药方面综述中医药防治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进展,中医药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强调辨证施治、个体化治疗,在增强疗效、缓解症状、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避免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基于“肠道菌群-代谢-免疫”轴从瘀毒论治冠心病

尹章杰,王侠,徐丹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调控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来防治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已成为研究热点。肠道菌群失调导致机体代谢产物异常及炎性因子释放可视为“内毒”范畴。活血解毒中药干预“肠道菌群-代谢-免疫”轴防治冠心病,既丰富了中医瘀毒理论的科学内涵,又为中医药防治冠心病提供新思路。

冠心病病人心脏康复运动模式的研究进展

赵春燕,葛昭,王贤良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心脏康复运动模式在冠心病病人中的应用情况。心脏康复运动模式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冠心病防治方法,是以帮助病人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及远期预后为目的,可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血管新生等发挥保护受损心肌细胞的作用。但在心脏康复前需详细评估病人的身体状况,并进行危险性分层,以制订个性化的心脏康复运动模式。

血清癌抗原125与慢性心力衰竭及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陈晓青,李瑾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血清癌抗原125(CA125)的生物合成以及在心脏结构和功能受损的情况下CA125的分泌,进一步阐明其在慢性心力〖CM(56〗衰竭、冠心病方面的临床及预后价值。提示CA125可以预测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的发展及预后,并且具有广泛的可用性和低成本优势。

时辰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应用进展

丁雯,张雪芳,李冰雪,陈雯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近年来时辰穴位贴敷在高血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时辰穴位贴敷是将中医穴位贴敷疗法与中医学中的时间观念相融合,辨证选择穴位贴敷时间,穴位贴敷疗法应用于高血压,其疗效明显,且具有安全性好、副作用小等优点。

左心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

郭云霞,李建坤,周宇晗,梁法禹,郭林静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从左心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PH-LHD)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提示PH-LHD是最常见的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类型,其发病率高、致残致死率高,目前关于其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尚不成熟,有待进一步研究明确。
心血管病临床观察/研究

疏肝解郁法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陈芳杰,杨丹丹,杨诗晗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法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10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予临床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疏肝解郁法进行干预。观察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心功能、生活质量、心理状况变化,比较两组治疗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分心输出量(CO)及6 min步行距离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但试验组LVEF、CO及6 min步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干预后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4.12%与78.43%,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加用疏肝解郁法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病人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缓解病人焦虑、抑郁状态,提升治疗满意度。

松香琥珀贴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临床症状积分、心功能、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

郑树梅,董玲,谢雅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松香琥珀贴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临床症状积分、心功能、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琥珀松香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血浆脑钠肽(BNP)、6 min步行距离(6MWD)、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BNP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BNP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NYHA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6MWD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治疗组6MWD较对照组增加更明显(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松香琥珀贴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能够更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BNP水平,延长6MWD,提高生活质量。

益气固脱中药联合坎地沙坦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RAAS、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廖华英,吴凯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益气固脱中药联合坎地沙坦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疗效及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9月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坎地沙坦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固脱中药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两组病人RAAS指标、凋亡相关分子以及血小板活化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RAAS指标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凋亡相关分子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sFas)、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配体(sFas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则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p、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3%与80.0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固脱中药联合坎地沙坦可改善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RAAS指标及血小板活化情况,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助于减缓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心室重构进程。

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冠心病预后关系的Meta分析

吴琼,靳春荣,侯清濒,白雪琦,肖珊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评价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冠心病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在PubMed、EMbase、Cohrance、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检索有关Lp-PLA2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预后相关的文献,筛选相关文献,最后提取高质量文献数据,利用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3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与低水平Lp-PLA2质量相比,较高水平Lp-PLA2质量增加了冠心病病人再发心血管事件风险,其合并HR=1.25,95%CI[1.05,1.48];与低水平Lp-PLA2活性相比,较高水平Lp-PLA2活性也增加了冠心病病人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其合并HR=1.37,95%CI [1.17,1.60]。与低水平Lp-PLA2质量相比,较高水平Lp-PLA2质量的冠心病病人心源性死亡的风险增加不明显[HR=1.20,95%CI(0.77,1.86)];与低水平Lp-PLA2活性相比,较高水平Lp-PLA2活性的冠心病病人心源性死亡的风险增加,合并HR=1.35,95%CI[1.03,1.77]。与低水平Lp-PLA2质量相比,较高水平Lp-PLA2质量的冠心病病人全因死亡合并HR=2.03,95%CI[0.81,5.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低水平Lp-PLA2活性相比,较高水平Lp-PLA2活性的冠心病病人全因死亡合并HR=1.22,95%CI[1.00,1.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证据表明,较高水平血浆Lp-PLA2质量或活性增加了冠心病病人再发心血管事件风险。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崔倩卫,胡晓月,项羽,邢玉洁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陕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200例,根据住院号的单双号分为美托洛尔组、联合治疗组,各100例。两组病人均采用常规治疗,美托洛尔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P-选择素、D-二聚体、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及人亲环蛋白(CypA)水平变化,记录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CRP、PCT、P-选择素、D-二聚体、GypA、GDF-15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LVEDD、CRP、PCT、P-选择素、D-二聚体、GypA、GDF-15水平均低于美托洛尔组,LVFS、LVEF均高于美托洛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美托洛尔组(92.0%与81.0%,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美托洛尔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改善病人心功能,降低炎症程度,改善病人体内凝血状态,降低GDF-15和CypA水平。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基因rs505151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Meta分析

王可,闫鹏,赵希坤,张恒亮,王腾飞,赵磊磊,董平栓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基因rs505151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相关中英文数据库,搜集PCSK9基因rs505151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应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的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包括16项病例对照研究,其中病例组3 779例,对照组5 19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总体人群PCSK9基因rs505151各基因型模型及G等位基因均与冠心病相关(P<0.01),根据种群不同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亚洲人群PCSK9基因rs505151杂合子模型(AG vs AA)、显性模型(GG+AG vs AA)和G等位基因与冠心病相关(P<0.01),而纯合子模型(GG vs AA)和隐性模型(GG vs AA+AG)与冠心病无关(P>0.05),在高加索人群PCSK9基因rs505151纯合子模型(GG vs AA)、隐性模型(GG vs AA+AG)与冠心病有关(P<0.05),而杂合子模型(AG vs AA)、显性模型(GG+AG vs AA)和G等位基因与冠心病无关(P>0.05)。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PCSK9基因rs505151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

丹参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妊娠期频发期前收缩的疗效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王晓君,夏剑清,侯洁,张烈民,王平,薛艳,徐志平,周晓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妊娠期频发期前收缩的疗效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10月在湖北省妇女儿童医院及武汉市中心医院新洲区分院内科门诊治疗的正常妊娠合并有频发期前收缩的孕妇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丹参注射液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对照组单用磷酸肌酸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周。治疗期间,观察两组心率、心律及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未见任何药物不良反应,但对照组2例室性期前收缩孕妇24 h动态心电图可见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妊娠过程顺利,均足月顺产,无胎儿畸形等,两组胎龄、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随访6个月,母子无恙,多次复查心电图均正常。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妊娠期频发期前收缩的疗效及母婴结局优于单用磷酸肌酸钠,并能预防期前收缩进展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安全性较好。

养心定悸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

应良红,刘海云,朱源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养心定悸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对血清氧化应激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两组均给予厄贝沙坦降压、胺碘酮和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心定悸胶囊,每次6粒,每日2次口服。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左心房功能、心房颤动发作次数、中医证候疗效及血清氧化应激标志物。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79.37%,高于对照组的58.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LAA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峰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A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房颤动复发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复律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氧化应激标志物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01)。结论养心定悸胶囊联合厄贝沙坦通过减少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心房做功,降低心房负荷,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抑制心房电重构来改善左心房功能,减少心房颤动复发次数,改善病人临床症状。

心可舒片联合美托洛尔对青年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病人神经肽Y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冯彦景,李素方,殷智晔,李艳君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心可舒片联合美托洛尔对青年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病人血浆神经肽Y(NPY)、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青年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病人60例,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每次12.5 mg,每日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可舒片,每次4片,每日3次,两组均以4周为1 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比较治疗后两组心电图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NPY、HRV指标[连续R-R间期标准差(SDNN)、平均5 min 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 HF)]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PY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NPY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SDNN、SDANN及HF均较治疗前上升,LF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DNN、SDANN及HF高于对照组,LF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但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可舒片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青年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可改善病人焦虑障碍,有效降低病人血浆NPY水平,改善HRV,减少室性期前收缩发作次数。

不同类型罪犯血管造影导管对PPCI术STEMI病人手术相关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黄鑫涛,白保强,刘艳红,李之恒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 探讨罪犯血管造影中直接使用指引导管和使用造影导管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PCI)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手术相关指标及30 d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行PPCI术的STEMI病人159例,其中罪犯血管造影中直接使用指引导管共103例设为A组,56例使用造影导管设为B组。比较两组基线临床资料、手术相关临床指标及30 d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结果A组病人指引导管更换占比明显大于B组(P<0.05),动脉入路更换占比、前臂血肿占比明显低于B组(P<0.05),再灌注完成时间及PPCI 完成时间均明显少于B组(P<0.05);两组其他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0 d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及脑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MACCE总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相较于造影导管,行PPCI术STEMI病人在罪犯血管造影中直接使用指引导管可有效缩短再灌注时间,降低30 d MACCE总发生率。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病人血浆PCSK9水平对MACCE的预测价值

刘亚东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MVD)病人血浆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水平对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STEMI合并MVD病人,于出院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随访,记录MACCE发生情况。所有病人均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实验室指标[PCSK9、血糖、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集病人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既往史、入院时Killip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左前降支病变、左回旋支病变、左主干病变、右冠状动脉病变)、出院用药(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氯吡格雷)。结果共随访到符合入组标准病人292例,随访时间(826±65)d,全因死亡27例(9.25%)。血浆PCSK9预测STEMI合并MVD病人2年死亡率的最佳界值为411.6 ng/mL,根据PCSK9最佳界值水平将病人分为高PCSK9组(血浆PCSK9水平≥411.6 ng/mL)与低PCSK9组(血浆PCSK9水平<411.6 ng/mL),其中高PCSK9组103例,低PCSK9组189例。高PCSK9组血清TC和LDL-C水平均高于低PCSK9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PCSK9组病人全因死亡率、心源性死亡率和MACCE发生率均高于低PCSK9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7.48%与4.67%,11.65%与2.64%,24.27%与11.11%,P均<0.05),高PCSK9组非全因死亡生存率、非心源性死亡生存率及非MACCE生存率均低于低PCSK9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血浆PCSK9水平是STEMI合并MVD病人MACCE[HR=2.173,95%CI(1.871,2.518),P=0.009]的独立危险因素,高PCSK9水平使STEMI合并MVD病人全因死亡[HR=2.885,95%CI(2.193,3.675),P=0.005]和心源性死亡[HR=1.614,95%CI(1.339,1.992),P=0.012]的风险增加。结论 血浆PCSK9水平是STEMI合并MVD病人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

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儿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

熊雅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评估扩张型心肌病患儿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4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儿60例作为研究组,另纳入同时期到我院体检健康儿童60名作为对照组,两组对象均接受TDI检测其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室间隔速度e′和侧壁速度e′,根据体表面积将e′校正为Z值,比较两组间e′的变化情况及Z值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价值。结果研究组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室间隔速度e′和侧壁速度e′及Z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Z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室间隔速度及侧壁速度e′均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r=0.621,P<0.05;r=0.711,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室间隔速度 e′、侧壁速度 e′的Z值曲线下面积均大于其原始速度 e′(P<0.001)。结论在采用TDI评估对扩张型心肌病患儿左心室舒张功能时将儿童二尖瓣环速度e′转换为Z值能克服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而准确评估其左心室舒张功能。

基于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探讨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术后三维射血分数降低的影响因素

刘剑秋,周敏,姬后亮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基于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探讨中重度二尖瓣反流(MR)术后左心室三维射血分数(Heart Model EF)降低的潜在预测因子。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拟行手术的中重度MR病人52例,按照术后1年左心室Heart Model EF比术前降低程度的不同分为A组31例(收缩功能正常或降低程度≤10%)、B组21例(降低程度>10%)。选取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病人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以及左室心肌纵向应变参数,并分析术后1年Heart Model EF降低的预测因子。结果术前,A组左室收缩期整体纵向应变(GLS)、左室心尖部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Apex-LS)、左室心尖段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ALS)、左室前壁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A-LS)及左室前侧壁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AL-LS)的绝对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B组全部超声左室心肌纵向应变参数的绝对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术后时间的增加,A组和B组超声左室心肌纵向应变各项参数逐渐升高,直到术后1年,A组各项参数基本恢复正常,但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GLS、左室基底段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BLS)及左室下壁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I-LS)为术后Heart Model EF降低的影响因素(P<0.05),GLS、BLS及I-LS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3、0.817及0.702,临界值分别为-18.26%、-18.93%、-18.37%,敏感度分别为68%、79%及66%,特异性分别为93%、78%及91%。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仅有BLS用于预测中重度MR术后三维射血分数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I可为中重度MR病人在选择手术时机时提供可靠参考依据,左室GLS、BLS及I-LS均可用作中重度MR术后三维射血分数降低的预测因子,其中BLS临床价值更大。

耳穴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系统评价的再评价

陈雯,丁雯,李冰雪,张雪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汇总耳穴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系统评价,评价其方法学偏倚及其证据体质量。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BSCO、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维普全文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耳穴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系统评价,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1月。采用AMSTAR工具评价纳入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并利用GRADE系统对纳入的结局指标评价证据质量。结果共纳入9个系统评价,包含30个结局指标。AMSTAR工具评价结果显示,条目1“是否提供了前期方案”,条目4“发表状态是否已考虑在纳入标准中”,条目5“是否提供了纳入和排除的研究文献清单”和条目10“是否评估了发表偏倚的可能性”存在的方法学偏倚最大。GRADE系统评价结果显示,43.3%为中级证据质量,23.3%为低级证据质量,33.3%为极低级证据质量,无高级证据质量。 结论耳穴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其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较差,证据水平较低,对病人终点结局的关注不足。
神经科疾病临床观察/研究

北京市某区大学生睡眠质量与中医五态人格的相关性

葛玲玉,刘兵,刘东阳,刘瑞雪,彭明强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北京市某区大学生五态人格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选取北京市某区重点高校和非重点高校各2所作为调查单位,运用五态性格测验表及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标对4所高校大学生的中医五态人格与睡眠质量分别进行调查。结果北京市某区大学生睡眠质量分别与太阳性格、阴阳和平性格、太阴性格呈负相关(P<0.05或P<0.01),与少阳性格、少阴性格则相关性不明显(P>0.05);北京市某区大学生性别结构与少阴性格呈负相关(P<0.05);北京市某区大学生年级结构与少阳性格呈正相关(P<0.05)。结论北京市某区大学生太阳性格、阴阳和平性格、太阴性格倾向性越强,睡眠质量越好;年级越高,少阳性格的倾向性越强。

细胞色素P450 2C19 基因多态性与老年急性脑梗死发生及预后的关系

刘慧纯,王从平,刘群会,李文静,贾敏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 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老年急性脑梗死(ACI)发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16例老年ACI病人作为病例组,同期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CYP2C19基因多态性。结果经卡方拟合优度检验发现,CYP2C19-G681A基因型和CYP2C19-G636A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CYP2C19-G681A和CYP2C19-G636A等位基因A均为ACI发病的影响因素(P<0.05)。ACI不同亚型中CYP2C19-G681A和CYP2C19-G636A基因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抵抗组和不抵抗组在CYP2C19-G681A和CYP2C19-G636A基因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CYP2C19-G681A和CYP2C19-G636A基因AG型均为ACI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老年ACI发生及预后均相关,其中等位基因A和基因型AG分别可增加ACI发病及不良预后的风险。

注射用血塞通和血栓通胶囊序贯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滞证的临床研究

吕晓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塞通和血栓通胶囊序贯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丹东市中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滞证病人126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2例,观察组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注射用血塞通+血栓通胶囊治疗;对照1组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对照2组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比较3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疗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中医证候疗效、巴氏指数(Barthel)评分、一氧化氮、内皮素-1。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疗效、mRS评分、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治疗后3组Barthel评分、一氧化氮水平均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内皮素-1水平均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血塞通和血栓通胶囊序贯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滞证病人,可提高病人Barthel评分、一氧化氮水平,降低内皮素-1水平,提高NIHSS评分疗效、中医证候疗效。

急性颅内前循环脑梗死病人机械取栓后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的疗效观察

孙鹏,魏原勇,翟秀文,王培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急性颅内前循环脑梗死病人机械取栓后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 50 例急性颅内前循环脑梗死病人,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病人在机械取栓术后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机械取栓术后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颅内前循环脑梗死病人机械取栓后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可有效改善病人神经功能,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

急性脑出血病人血清TNF-α、TGF-β1、ICAM-1水平与神经功能损伤及预后的相关性

龚浩,郑波,何俊,林斌,魏平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病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与神经功能损伤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2月绵竹市人民医院106例急性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并收集同期3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病人入院时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分为NIHSS评分≤7分组(轻度组)、8~14分组(中度组)、≥15分组(重度组),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和健康对照组入院时血清TNF-α、TGF-β1及ICAM-1水平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急性脑出血病人入院时血清TNF-α、TGF-β1及ICAM-1水平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相关性;利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评估病人入院30 d预后情况,分为GOS 1~3分组(预后不良组)、4~5分组(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入院时血清TNF-α、TGF-β1及ICAM-1水平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入院时血清TNF-α、TGF-β1及ICAM-1水平对病人近期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TNF-α、ICAM-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随着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加重TNF-α、ICAM-1水平逐渐升高(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TGF-β1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随着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加重TGF-β1水平逐渐降低(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急性脑出血病人入院时NIHSS评分与血清TNF-α、ICAM-1水平呈正相关(r=0.405,P<0.05;r=0.329,P<0.05),与TGF-β1水平呈负相关(r=-0.334,P<0.05)。预后不良组入院时血清TNF-α、ICAM-1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TGF-β1则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发现入院时血清TNF-α、TGF-β1及ICAM-1水平对病人近期不良预后均具有较高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0、0.906、0.889,P均<0.05),其截断值分别为105.37 pg/mL、16.84 ng/mL、557.32 ng/mL,且3项联合检测预测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996,P<0.05)。结论入院时血清TNF-α、TGF-β1及ICAM-1能辅助判断急性脑出血病人神经功能损伤及近期预后情况。

超微血流成像评价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临床价值

顾婷,管义祥,殷晓慧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超微血流成像(SMI)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易损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如皋市人民医院接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的72例CAS斑块病人。所有病人均于术前在接受SMI检查,以术中斑块病理化验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SMI评估斑块易损性与斑块内新生血管情况与金标准间的一致性,计算SMI对于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诊断效能指标,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MI的诊断价值。结果SMI评估CAS斑块易损性与斑块内新生血管情况的结果与金标准间具有高度一致性(P<0.001);SMI评估CAS斑块易损性准确率为95.58%,灵敏度为87.50%,特异度为97.75%;SMI评估CAS斑块内新生血管情况准确率为98.23%,灵敏度为95.83%,特异度为98.88%;SMI对于评估CAS斑块易损性与斑块内新生血管情况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0.9,P<0.05)。结论SMI对于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评估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且不需注射对比剂,具有操作便捷、重复性好、无创等优势。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外周血miRNA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罗婷,邵祥忠,谢海洋,秦延昆,曹建,何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病人外周血微小核糖核酸(miRNA)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收治的84例PIS病人作为PIS组,同期体检健康者90名作为健康组,采用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外周血中miR-30a、miR-122、miR-126、miR-221、miR-409表达水平。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治疗2周后病人分为预后良好组(67例)、预后不良组(17例),分析5种miRNA表达与PIS病人预后的关系。结果PIS组外周血miR-30a、miR-122、miR-126、miR-221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组,而miR-409表达水平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外周血miR-30a、miR-122、miR-126、miR-221表达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而miR-409表达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显示,miR-30a、miR-122、miR-126、miR-409对PIS病人预后情况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 外周血miR-30a、miR-122、miR-126、miR-409对PIS病人的临床预后判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早期介入栓塞术对颅内动脉瘤病人血清MMP-9、NSE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王应,郭锦,尹小勇,王耿熙,张晓婷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早期介入栓塞术对颅内动脉瘤病人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9年2月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217例颅内动脉瘤病人,将110例行早期介入栓塞术的病人纳入A组,将107例行开颅夹闭术的病人纳入B组,比较两组Hunt-Hess分级、神经功能缺损(NDS)评分、血清MMP-9水平、血清NSE水平、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A组病人术后Hunt-Hess分级改善优于B组(P<0.05);A组术后3 d、术后7 d MMP-9、NSE水平均低于B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MMP-9、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术后6个月N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个月NDS评分低于B组(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91%,低于B组的23.36%(P<0.05);A组术后随访6个月GOS评分优于B组(P<0.05);两组术后随访6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可有效改善病人预后,减轻脑神经功能损伤,加快病人术后恢复,降低血清MMP-9、NSE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理论探索

基于“阴阳失调”理论探讨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中医病因病机

陈斌,铁明慧,魏丹霞,陈维军,龚瑞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在分析现代病理机制和古今医家对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认识的基础上,论述肾气亏虚、阴阳失调、气血失和是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重要病机。肾气亏虚化生阴阳二气功能减弱,阴阳处于低水平状态,双方相互适配自稳性破坏造成阴阳失衡,阴阳失调可表现为气虚、气滞、血瘀、痰浊等多种气血失和的临床症候。

“血脉双治”理论探讨及临床应用

白京,王静怡,惠小珊,刘超,李军,陈恒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从“血脉双治”角度探讨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以及代表药血栓心脉宁片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干预作用,提示“血脉双治”理论以气血理论为基础,从中医整体观出发,为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提供新的思路,而血栓心脉宁是“血脉双治”治疗心脑疾病的代表药。
经验交流

养心氏片干预蒽环类化疗药物引发心肌损伤的临床研究

马晓业,高志棣,兰立强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养心氏片防治蒽环类药物引发心肌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青岛市中医医院2017年1月—2019年2月使用蒽环类药物化疗的肿瘤病人,累计化疗3个周期,观察病人的心肌毒性情况,选择心肌损伤且符合中医气虚血瘀证标准病人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继续按照治疗方案给予化疗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养心氏片治疗,两组病人继续治疗3个周期。观察两组第3个化疗周期、第6个化疗周期中医证候积分、心电图QTc 间期变化,检测两组第3个化疗周期、第6个化疗周期左室射血分数(LVEF)、肌钙蛋白I(cTnI)、血清脑利钠肽(BNP)、髓过氧化物酶(MPO)、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结果与第3个化疗周期相比,试验组第6个化疗周期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下降(P<0.05),心电图QTc 间期明显缩短(P<0.05),LVEF明显升高(P<0.05);试验组第6个化疗周期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心电图QTc 间期较对照组延长(P<0.01),LVEF高于对照组(P<0.01)。与第3个化疗周期比较,试验组第6个化疗周期血清BNP、cTnI、MPO、MCP-1明显下降(P<0.05),且试验组第6个化疗周期血清BNP、cTnI、MPO、MCP-1与对照组相比也明显下降(P<0.01)。结论养心氏片对于蒽环类药物引发的心脏毒性具有防治作用,能够改善因化疗药物造成的气虚血瘀证胸痹心痛症状,养心氏片防治蒽环类药物造成心脏损伤的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因子表达有关。

双腔起搏器最小心室化起搏与房室间期优化起搏对心房颤动发生率及心脏重构的影响

刘曼华,张建,高启军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比较双腔起搏器最小心室化起搏与房室间期优化起搏对心房颤动发生率及心脏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植入双腔起搏器的病人48例,随机分为自动延迟房室间期组(AV Delay组,25例)和超声下优化最佳房室间期组(OAV组,23例),于术后1年、术后2年进行随访,观察两组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 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率、心室起搏百分比(VP)。结果术后1年,两组病人LAD、LVEDD、LVESD、LVEF、NT-proBNP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OAV组LAD、LVEDD与术前及同期AV Delay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2年,AV Delay组较OAV组病人VP明显低于OAV组(P<0.05),术后2年,AV Delay组心房颤动发生率低于OAV组(P<0.05)。结论 与OAV起搏相比,AV Delay起搏可有效降低VP,改善心脏重构,减少心房颤动的发生。

基于八段锦序贯疗法的“医院-家庭”康复管理新模式

张晓璇,陈名桂,孔丽丽,王芳芳,梁雪妃,曾锐祥,郭力恒,张敏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介绍基于八段锦序贯疗法的“医院-家庭”康复管理新模式。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根据病人康复特点,创新性提出了八段锦序贯疗法,并证明了其有效性,弥补了传统八段锦的不足,实现病人由卧到立,由院内到院外的多维度序贯康复。该模式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康复水平,凸显中医康复应对重大疾病的特色和优势。

中重度脑梗死恢复期应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的疗效观察

连育军,周陶佐,杨彦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中重度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20年12月长治市上党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恢复期中重度脑梗死病人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防治并发症和二级预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3.75%(51/80),高于对照组的47.50%(3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AD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25%(5/80),高于对照组的5.00%(4/8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中重度脑梗死恢复期病人,可降低NIHSS评分,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孕期胃肠功能紊乱导致代谢性脑病1例报道

张彦玲,范月莲,裴琪,贾玉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反常性尿酸按照一般规律,碱中毒者碱性尿,酸中毒者酸性尿。可是,本例病人碱中毒,为什么尿呈弱酸性?这是一种反常现象,把这种反常出现的酸性尿称为“反常性酸性尿”。一定要注意,这种反常出现的酸性尿,只有低血钾性碱中毒才会出现“反常性酸性尿”。原因为肾脏具有“排钾、保钠”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