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过刊浏览

2021年 19卷 14期 刊出日期:2021-07-25 目录

临床医学论著

针刺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的Meta分析

陈晓喆,王明珠,符德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20年6月1日,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文献研究风险。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项研究,涉及1 676例CHF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刺治疗可改善CHF病人心力衰竭疗效[RR=1.19,95%CI(1.13,1.25),P<0.000 01]、左室射血分数[MD=5.54,95%CI(4.21,6.87),P=0.002]、6 min步行试验距离[MD=39.48,95%CI(25.59,53.38),P<0.000 01]、血清脑钠肽[MD=-171.70,95%CI(-252.97,-90.43),P<0.000 1],降低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MLHFQ)评分[MD=-11.36,95%CI(-17.51,-5.21),P=0.000 3],提高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值[MD=0.14,95%CI(0.10,0.18),P<0.000 01]。结论现有证据表明,针刺治疗可提高CHF病人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及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Ⅰ期心脏康复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韦冬梅,何汉康,朱仕现,陈剑,石磊,李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Ⅰ期心脏康复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2月我院行急诊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6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行急诊PCI和临床常规治疗,康复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实施运动康复和睡眠、心理干预程序。比较两组入院24 h内、术后1周、术后3个月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积分;并比较两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术后1周、3个月,两组NT-proBNP浓度及LVEF、LVEDD、LVESD均较入院24 h内明显改善,且康复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积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康复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后病人进行早期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可明显改善病人心脏功能、睡眠、心理状态及预后。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三七-蒲黄药对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

张嘉芮,徐京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三七-蒲黄药对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挖掘三七、蒲黄的活性成分。通过GeneCards和NCBI基因数据库得到冠心病的相关靶点,并与三七-蒲黄药对作用靶点取交集,得到其治疗冠心病的有效靶点,将上述靶点输入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预测,通过MCODE分析进行关键基因的筛选,最后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揭示三七-蒲黄药对治疗冠心病的潜在信号通路。结果三七-蒲黄药对中有15个活性成分,对应211个药物靶点,与冠心病6 812个疾病靶点相映射得到181个作用靶点。根据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分析示蛋白激酶B1(AKT1)、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半胱氨酸蛋白酶3基因(GASP3)等连接度(degree)值较高,是治疗冠心病的关键作用靶点。KEGG富集分析主要涉及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结论三七-蒲黄可能通过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作用于AKT1、IL6、VEGFA、GASP3等关键靶点,来发挥其抗炎、抗病毒、免疫调节等作用治疗冠心病。

活血利水方治疗急性脑出血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研究

吴琨,李博,刘京锋,李丹,李宝柱,刘伟,李星,闫秀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活血利水方对脑出血急性期痰瘀阻络证病人脑血肿、周围水肿吸收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5月—2019年12月于北京市和平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出血急性期痰瘀阻络证病人104例,采用对照、非盲法分为常规治疗组(50例)与中药组(54例)。常规治疗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中药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利方治疗。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血肿体积、周围水肿体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改良Rankin(mRS)评分及血液学指标水平。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治疗后中药组血肿体积、周围水肿体积、NIHSS评分、mRS评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改良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利水方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痰瘀阻络证病人,可有效促进血肿吸收,改善周围水肿,利于神经功能早期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心房颤动发病与五运六气的相关性研究

张晓芳,吴波,陶国水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发病与五运六气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病科2013年1月21日—2019年1月20日收治入院的全部病人,出院第一诊断为心房颤动病人745例为观察组,同期非心房颤动病人18 606例为对照组。分别统计不同五运六气条件下观察组和对照组例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太徵之岁;或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之年;或主气为太阴湿土的时段心房颤动发病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房颤动发病与五运六气具有相关性。
基础医学论著

养心颗粒改善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水钠潴留的作用机制研究

马妍,张军茹,任得志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究养心颗粒对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水钠潴留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70只,除空白对照组(10只)外,其余60只采用连续腹腔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复制大鼠心力衰竭模型,选取具有水钠潴留症状的大鼠48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养心颗粒治疗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养心颗粒治疗组给予不同剂量养心颗粒治疗,阳性对照组给予托伐普坦治疗,8周后观察大鼠体重及尿量、尿钠、尿渗透压的变化,测定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血管加压素(AVP)、AVPV2受体(AVPV2R)、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腺苷交换蛋白1(Epac1)和尿液水通道蛋白-2(AQP2)水平。结果养心颗粒能对抗阿霉素对心脏的毒性反应。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养心颗粒各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大鼠尿量、尿钠、尿渗透压水平增加,水钠潴留减轻;血清NT-proBNP、AVP、AVPV2R、cAMP及尿液AQP2的水平降低,心肌组织cAMP、Epac1及肾脏组织AQP2的表达水平降低。结论养心颗粒能够通过抑制AVP-cAMP-Epac1-AQP2通路核心分子的表达,从而减轻水钠潴留,这可能是该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之一。

藏红花酸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功能的保护作用

张蔚丽,宋秀荣,王晓敏,李晓琼,王义华,宋明星,李猛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藏红花酸预处理能否减轻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的炎症反应、减轻心肌形态学损伤、保护大鼠心脏功能和维护血流动力学稳定。方法连续2 d静脉注射异丙肾上腺素[90 mg/(kg•d)]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心肌梗死组、藏红花酸50 mg/(kg•d)组、藏红花酸100 mg/(kg•d)组、藏红花酸200 mg/(kg•d)组。藏红花酸50 mg/(kg•d)组、藏红花酸100 mg/(kg•d)组、藏红花酸200 mg/(kg•d)组大鼠予以相应剂量藏红花酸灌胃,对照组与心肌梗死组予以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15 d。在按剂量操作后通过评估左心室功能评价其对心肌的作用。检测心肌组织匀浆中的肌酸激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和炎性细胞因子。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与心肌梗死组比较,藏红花酸各剂量组平均动脉压、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均提高,并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或P<0.01)。与心肌梗死组相比,藏红花酸各剂量组的组织匀浆中CK-MB、LDH水平增高(P<0.05或P<0.01)。藏红花酸可以使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中的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藏红花酸可以逆转心肌梗死大鼠心脏组织切片的细胞结构变化。结论藏红花酸可以通过减轻炎症反应,维护心肌细胞膜的稳定性,保护心肌梗死大鼠的心脏功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使其成为心肌梗死的一种可能的保护剂。

脂联素通过Nrf2/HO-1通路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和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郭施勉,楚英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脂联素(APN)通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化酶1(HO-1)通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功能和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Sham 组、AMI组、APN组和APN+锌原卟啉 9(ZPP-Ⅸ)组,Sham 组不做任何处理,AMI组、APN组和APN+ZPP-Ⅸ组均建立AMI模型,APN组给予腹腔注射APN,APN+ZPP-Ⅸ组给予腹腔注射APN+ZPP-Ⅸ。对比4组血清心肌酶含量、心肌中凋亡基因、心肌细胞凋亡率和Nrf2、HO-1表达水平。结果Sham 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磷酸肌酸激酶(CK)、心肌细胞凋亡率、心肌中Bcl-2相关X 蛋白(Bax)、Nrf2、HO-1、Cleaved-caspase-3、Hb-1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AM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ham 组的心肌中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l-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LDH、CK-MB、CK、心肌细胞凋亡率、心肌中Bax和Cleaved-caspase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心肌中Nrf2、HO-1和Bcl-2表达水平明显低于A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N组LDH、CK-MB、CK、心肌细胞凋亡率、心肌中Bax和Cleaved-caspase表达水平明显低于APN+ZPP-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N组心肌中Bcl-2、HO-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PN+ZPP-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N在AMI模型大鼠中具有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减轻心肌受损的作用,APN保护心肌作用的分子机制为Nrf2/HO-1通路。

文拉法辛对抑郁模型大鼠抑郁症状的改善作用及对海马组织PI3K/Akt/mTORC1信号通路的影响

白天山,李志榕,黄平,徐烨,柳文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对抑郁模型大鼠抑郁症状的改善作用及对海马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TORC1)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文拉法辛低剂量组、文拉法辛中剂量组和文拉法辛高剂量组,每组12只。模型组及文拉法辛各剂量组以孤养结合慢性轻度不可预见刺激构建抑郁症大鼠模型,对照组则正常饲养。随后文拉法辛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15 mg/kg、30 mg/kg、60 mg/kg的文拉法辛,每日1次,对照组及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均连续给药3周。应用旷场试验、糖水偏好试验及体质量差异评价抑郁大鼠的行为学变化;Morris水迷宫测试检测大鼠学习与记忆功能变化;尼氏染色观察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海马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变化;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PI3K/Akt/mTORC1信号通路蛋白的变化。结果文拉法辛可明显改善抑郁模型大鼠海马CA3区锥体细胞形态及神经元损伤,增加模型大鼠的体质量、糖水偏好率及自主活动次数;延长目标象限记忆时间,缩短逃避潜伏期;降低海马组织中IL-1β、IL-6及TNF-α含量,并呈现剂量依赖性;上调磷酸化PI3K、Akt、mTOR蛋白比值(P<0.05)。结论文拉法辛能改善抑郁症大鼠抑郁症状,提高其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干预海马炎性因子表达、激活PI3K/Akt/mTORC1信号通路有关。
综述与进展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朱怡菁,张家美,俞瑞群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中医学对高血压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因病机的认识、西医学对高血压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的认识、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及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急性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认识进展

郭慧慧,郭文玲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的潜在机制、诊断技术和治疗策略,以期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目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病人首选的再灌注治疗方式,目的是恢复心外膜梗死相关动脉的血流,限制心肌损伤及心室重塑。然而,相当多的病人由于存在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梗死动脉远端微循环的灌注没有完全恢复,与临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相关。

线粒体自噬机制及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王鹤璇,马静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线粒体作为真核细胞中一种重要的细胞器,对维持代谢平衡、钙稳态及调节氧化应激起着重要作用。线粒体自噬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密切相关。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这一过程致线粒体功能严重受损,机体清除受损线粒体,维持线粒体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就线粒体自噬的发生机制及其在脑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诊疗思路。
心血管病临床观察/研究

GPⅢa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霍鸿波,王琳,胡樑臣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血小板糖蛋白Ⅲa(GPⅢa)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病人480例,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病人认知功能,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GPⅢa基因多态性分析。分析GPⅢa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结果480例冠心病病人中,103例(21.46%)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病人年龄≥60岁、血尿酸水平、认知功能障碍家族史比例明显高于无认知功能障碍病人(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明显低于无认知功能障碍病人(P<0.05);认知功能障碍病人与无认知功能障碍病人GPⅢa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血尿酸是冠心病病人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GPⅢa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病人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老年冠心病病人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李海霞,蔡玉芬,马金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病人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冠心病病人121例为观察组,依据认知功能水平分为认知正常组与轻度认知障碍组,另外选取同期体检老年人群116名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sTFR水平,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清sTFR水平、MoCA单项及总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轻度认知障碍组血清sTFR水平较认知正常组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sTFR水平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sTFR诊断冠心病病人轻度认知障碍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2,截断值为3.08 mg/L,敏感度为90.10%,特异度为71.40%。结论铁代谢指标sTFR在老年冠心病病人血清中呈低表达,与老年冠心病病人的认知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可为临床老年冠心病病人认知功能受损状况的评估提供参考。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支架植入的预测价值

牛千玉,郭刘治,王绍欣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能否作为预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支架植入的参考指标。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128例作为A组,同期117例未植入支架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作为B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检测外周静脉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肌酐(Cr)、空腹血糖等。分析MHR对不稳定心绞痛病人支架植入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性别、糖尿病病史、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HDL-C、LDL-C、空腹血糖、MHR、Gensin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MHR、Gensini评分是不稳定心绞痛病人植入支架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MHR诊断不稳定心绞痛的曲线下面积是0.704[95%CI(0.611,0.745)],当MHR的截断值取值3.64时,灵敏度为60.9%,特异度为71.8%,在MHR<3.64时不植入支架概率较大。结论MHR、糖尿病史、Gensini评分是不稳定心绞痛病人植入支架的危险因素,MHR可作为预测不稳定心绞痛植入支架的预测指标之一。

血清神经肽Y、TNF-α表达水平与女性冠心病合并焦虑症的相关性

樊蓉,李邢婷,石永朋,吕新兵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究血清神经肽Y(NPY)、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与女性冠心病合并焦虑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17例女性冠心病病人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女性健康者50名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NPY、TNF-α水平。根据冠心病病人是否合并焦虑症分为未合并焦虑症组(70例)和合并焦虑症组(47例),比较未合并焦虑症组和合并焦虑症组血清NPY、TNF-α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NPY、TNF-α水平与冠心病合并焦虑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合并焦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血清NPY、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合并焦虑症组血清NPY、TNF-α水平明显高于未合并焦虑症组(P<0.05);血清NPY、TNF-α水平与冠心病合并焦虑症呈正相关(P<0.05);血清NPY、TNF-α高水平是冠心病合并焦虑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NPY、TNF-α在女性冠心病病人中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冠心病合并焦虑症相关。

自拟活血化瘀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伴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张标,赵德轩,戎成振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评价自拟活血化瘀汤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伴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行PCI后伴心力衰竭的AMI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行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活血化瘀汤。比较两组术后血清脑钠肽(BNP)、炎性因子水平、心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术后2周,治疗组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脏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全身血管阻力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5.9%)明显高于对照组(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9,P=0.04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自拟活血化瘀汤可有效减缓AMI病人PCI术后心力衰竭进程,改善心功能。

血栓抽吸在高血栓负荷STEMI急诊PCI病人中应用的疗效观察

赵晨,刘艳杰,李晗,高宇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在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I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3月31日于我院住院行急诊PCI术的高血栓负荷STEMI病人162例,分为观察组(行血栓抽吸联合PCI治疗,91例)与对照组(行PCI治疗,71例)。记录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梗死相关动脉(IRA)、病变血管数量、术前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和血栓负荷分级。比较两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2 h心电图ST段回落百分比(sum-STR%)、住院期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两组一般资料、病变血管数量、术前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无复流/慢血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sum-STR%≥50%比例、LVEF均高于对照组(P<0.05),GLS、LVEDD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心力衰竭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卒中及心源性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抽吸可改善高血栓负荷STEMI病人心肌再灌注,但未降低心源性死亡及脑卒中风险。

老年冠心病病人PCI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对凝血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李刚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对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人凝血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接受PCI治疗的94例老年冠心病病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围术期应用普通肝素联合替罗非班治疗,研究组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治疗。比较两组凝血功能、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肾功能、微循环功能、炎性因子水平,并统计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MPAR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凝血酶时间(TT)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量(24 h UP)、血尿素氮(BUN)均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Scr、BUN明显降低(P<0.05),24 h UP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Scr、BUN、24 h UP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微循环抵抗指数(IMR)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明显升高(P<0.05),且对照组IMR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CFR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53%,明显高于研究组的8.51%(P<0.05)。结论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有助于改善老年冠心病PCI治疗病人凝血功能与微循环功能,控制MPAR与炎性因子水平,保护肾功能,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延迟支架植入术治疗AMI的疗效及其对梗死血管再通率、TIMI血流分级的影响

尹晓东,周长宇,张刚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延迟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的疗效及对梗死血管再通率、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1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支架植入时间分为即刻植入组(对照组,97例)与延迟植入组(研究组,79例)。比较两组支架植入状况、术后疗效、梗死血管再通率、TIMI血流分级3级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支架释放压力及支架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支架数量和支架长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 h内ST段回落、心肌染色(MBG)3级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远端栓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梗死血管再通率和TIMI血流分级3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肌梗死复发、严重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围术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迟支架植入能够明显改善AMI病人的临床疗效,改善梗死血管再通率和TIMI血流分级,降低MACE的发生率。

左卡尼汀联合rhBN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研究

王磊,郝季春,马东,岳丽霞,徐超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病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已实施PCI术的80例AMI病人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A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于梗死相关血管开通后立即注射rhBNP治疗,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比较两组用药前后心肌损伤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抗氧化指标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左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记录术后30 d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用药12 h、24 h、7 d后,两组CK-MB、cTnI、H-FABP水平均较用药前明显降低(P<0.05),且随着时间延长CK-MB、cTnI、H-FABP也降低(P<0.05);用药12 h、24 h、7 d后,B组CK-MB、cTnI、H-FABP水平均低于A组(P<0.05)。用药24 h、7 d后,两组MDA水平均较用药前明显降低(P<0.05),且MDA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降低(P<0.05);用药24 h、7 d后,B组MDA水平均低于A组(P<0.05);用药24 h、7 d后,两组SOD水平均较用药前明显升高(P<0.05),且SOD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升高;用药24 h、7 d后,B组SOD水平均高于A组(P<0.05)。用药7 d后,两组LVMI水平均较用药前明显降低(P<0.05),且B组LVMI低于A组(P<0.05);两组LVEDV、LVEF水平均较用药前明显提高(P<0.05),且B组LVEDV、LVEF均大于A组(P<0.05)。B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rhBNP对减轻AMI病人PCI后心肌血流再灌注损伤程度具有积极意义,可减少心肌损伤,增强心肌抗氧化功能,从而促进左心功能恢复,并减少MACE的发生。

益气逐瘀汤对PCI术后康复病人生活质量、血清炎性因子及心力衰竭标志物的影响

王琴琴,余宏斌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益气逐瘀汤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康复病人生活质量、血清炎性因子及心力衰竭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92例PCI术后康复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规范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逐瘀汤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D)、左室射血分数(LVEF)]、生活质量[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评分]、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半乳糖凝集素-3(Gal-3)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6MWT、LVEF、SAQ评分及CQQC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IL-6、hs-CRP、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Gal-3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Gal-3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结论西医规范基础治疗联合益气逐瘀汤能够抑制PCI术后康复病人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心功能损伤,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血清乳酸水平对LVEF降低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短期预后的影响

刘云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血清乳酸水平对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的急性心力衰竭(AHF)病人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85例LVEF降低的AHF病人根据入院时血清乳酸水平分为低乳酸组(<2 mmol/L,48例)和高乳酸组(≥2 mmol/L,37例)。观察两组随访6个月心血管事件再住院与死亡情况,并分析血清乳酸水平对LVEF降低的AHF病人短期预后的影响。 结果低乳酸组LVEF高于高乳酸组,二尖瓣E峰流速与A峰流速比值(E/A)低于高乳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血管事件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血管事件再住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HF病人基线血清乳酸水平≥2 mmol/L与随访期再住院风险增加有关。LVEF、基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心血管事件死亡增加有关。结论LVEF降低的AHF病人入院时较高乳酸水平与随访6个月心血管事件再住院风险增高有关。

心电图Tp-Te、Tp-Tec、QTc、Tp-Te/QT比值与AMI病人急性期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

林茹秀,符艾文,欧哲聪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Tp-Te)、校正后Tp-Te间期(Tp-Tec)、校正的QT间期(QTc)、Tp-Te与QT间期的比值(Tp-Te/QT)与AMI病人急性期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9 年3月收治的AMI 病人80例,将48例室性心律失常病人作为研究组,32例无室性心律失常病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心功能,并分析急性期Tp-Te、Tp-Tec、QTc、Tp-Te/QT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每搏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肌钙蛋白 I(cTn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恢复期Tp-Te、Tp-Tec、QTc、TFp-Te/QT明显低于急性期(P<0.05),研究组急性期Tp-Te、Tp-Tec、QTc、Tp-Te/Q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MI病人急性期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与心电图Tp-Te、Tp-Tec、QTc、Tp-Te/QT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38、0.474、0.246、0.243,P均<0.05)。结论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AMI病人心功能明显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心电图Tp-Te、Tp-Tec、QTc、Tp-Te/QT有相关性。

主动电极与被动电极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的临床应用

武琦,顾成圻,孟泽军,刘雅娜,白如冰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比较主动电极和被动电极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的应用效果,以评估主动电极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120例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分为主动电极组与被动电极组。术中、术后3个月分别测定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并观察术后电极脱位、心肌穿孔、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主动电极组术中心房、心室起搏阈值均高于被动电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心房、心室起搏阈值与被动电极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电极组术中心房、心室电极阻抗高于被动电极组(P<0.05);术后3个月心房、心室电极阻抗与被动电极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被动电极组有2例脱位(心房、心室各1例),主动电极组未发生电极脱位、心肌穿孔、感染等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电极组与被动电极组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3个月起搏阈值及电极阻抗稳定,且无显著性差异,并发症发生率亦无明显差异。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病人磷代谢紊乱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李慧,刘文媛,张光,王红爱,赵玉芬,方敬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病人磷代谢紊乱与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CAPD病人261例,分为LVH组和无LVH组。比较LVH组和无LVH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超声检测指标。分析磷代谢紊乱与LVH的关系。结果LVH组高血压比例、收缩压、脉压、透析龄、血磷、钙磷乘积(Ca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白蛋白(ALB)水平均高于无LVH组(P<0.05),两组性别、年龄、舒张压、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尿素、血肌酐、血尿酸、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钙、校正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磷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呈正相关(P<0.05),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磷、iPTH、收缩压是CAPD病人发生LVH的危险因素。结论CAPD病人磷代谢紊乱与LVH有关。

GRACE评分和HEART评分用于急诊胸痛高危人群预后的临床价值比较

杨春兰,林文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比较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和心脏评分法(HEART)评分对急诊胸痛高危人群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536例急诊胸痛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30 d内是否发生MACE分组,其中未发生MACE病人(500例)设为A组,发生MACE病人(36例)设为B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30 d内MACE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GRACE评分和HEART评分的预测价值。结果B组年龄、HEART评分及GRACE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HEART评分是急诊胸痛病人30 d内MACE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GRACE评分预测急诊胸痛病人30 d内MACE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9、HEART评分预测急诊胸痛病人30 d内MACE发生的AUC为0.84;HEART评分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30 d内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ART评分较GRACE评分可更准确地预测急诊胸痛高危人群MACE发生风险。

CYP11B2、APOA5基因多态性与老年高血压的关系

陈昭喆,简立国,宋亚辉,谢秀乐,张登科,冯磊,彭坤,康锐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载脂蛋白A5(APOA5)基因多态性与老年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信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病人200例(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20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测定CYP11B2、APOA5基因多态性。结果两组CYP11B2、APOAT5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YP11B2、APOAT5等位基因C比例分别为34.00%和33.7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分级越高,病人CYP11B2、APOA5基因型CC+TC型比例越高(P<0.05),其中高血压分级3级病人CYP11B2、APOA5基因型CC+TC型比例分别为76.92%、78.85%,明显高于高血压分级1级和2级病人(P<0.05)。结论CYP11B2、APOA5基因多态性可能在老年高血压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右美托咪定和利多卡因对高血压病人全身麻醉苏醒期拔管反应的影响

高丽红,杨保仲,刘思敏,井子夜,张艳鹏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和利多卡因对高血压病人全身麻醉苏醒期拔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治疗的高血压病人8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40例)与利多卡因组(40例)。在手术结束前30 min,经气管内分别给予两组病人右美托咪定0.5 μg/kg和利多卡因1.5 mg/kg。记录给药时(D0)、给药后5 min(D1)、给药后10 min(D2)、给药后15 min(D3)以及拔管时(T0)、拔管后1 min(T1)、拔管后2 min(T2)、拔管后5 min(T3)、拔管后10 min(T4)病人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同时记录T0、T1、T2、T3、T4时的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并观察病人拔管时及拔管后不良反应(包括咳嗽、屏气、躁动、喉痉挛、支气管痉挛、恶心、呕吐)。记录病人的拔管时间和拔管后的镇静评分。结果在T0、T1、T2时,两组心率、MAP均较基础值上升,但右美托咪定组上升幅度明显小于利多卡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与利多卡因组相比拔管时间未延长,但右美托咪定组镇静分级明显优于利多卡因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气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利多卡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管前经气道内给予右美托咪定和利多卡因,均能一定程度减轻病人拔管反应,并降低拔管引起的不良反应,且经气道给予右美托咪定效果更佳。

Glasgow-Blatchford评分系统在预防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致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马迎辉,周志明,魏金玲,刘新,李芳,李井娜,杨树鹏,杨军,高瑞雪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Glasgow-Blatchford评分系统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致消化道出血预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9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行PCI术病人2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25例。对照组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与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Glasgow-Blatchford评分系统指导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消化道出血预防护理。观察两组围术期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出血严重程度、出血停止时间、再出血率、住院时间;调查两组消化道出血病人术后服用抗血小板治疗药物的依从率。结果观察组PCI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5例,对照组PCI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10例,两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I术后消化道出血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化道出血病人出血停止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观察组消化道出血病人随访3个月、6个月时服用抗血小板治疗药物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结论Glasgow-Blatchford评分系统用于指导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消化道出血预防护理,可明显降低消化道出血严重程度,缩短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提高出血病人术后长期抗血小板治疗的依从性。
神经科疾病临床观察/研究

中西医结合药棒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分析

李煦昀,周义杰,胡启洋,王树青,刘慧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药棒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效果。方法选取64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Bobath技术治疗,治疗组给予基于Bobath技术的中西医结合药棒疗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肢体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药棒疗法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病人的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程度优于单纯使用Bobath训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药棒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效果较好。

悬吊运动训练对痉挛期脑卒中病人肢体肌张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马秋云,王正田,马崇,孟海超,李娇,贺鹏,常永霞,孟朋民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悬吊运动训练对痉挛期脑卒中病人肢体肌张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痉挛期脑卒中病人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与治疗组(35例),两组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悬吊运动训练。观察两组肢体肌张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上肢及下肢肌张力康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改良的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提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悬吊运动训练可有效缓解痉挛期脑卒中病人肢体痉挛程度,明显改善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多时相CT血管造影评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侧支循环的效果研究

方晓云,姚柳,汪艳芳,姜亦伦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多时相CT血管造影(MP-CT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侧支循环影像检查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83例,病人均进行MP-CTA检查和CT灌注成像技术(CTP)检查,分析MP-CTA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侧支循环的特异度、敏感度,并比较有无侧支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MP-CTA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侧支循环的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76.32%、75.56%。入院时有侧支循环病人NIHSS评分与无侧支循环病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2周后、出院后3个月有侧支循环病人NIHSS评分低于无侧支循环病人(P<0.05)。结论MP-CTA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侧支循环较为可靠,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其影像学图像特征典型,且建立侧支循环可有效改善病人预后。

早期镜像疗法联合电磁刺激干预脑卒中痉挛型偏瘫的临床研究

李洪波,王梦迪,张俊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早期镜像疗法联合电磁刺激对脑卒中痉挛型偏瘫病人的疗效。方法选取184例脑卒中痉挛型偏瘫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早期镜像疗法组(MT组)、电磁刺激治疗组(EM组)及联合组,每组46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MT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及早期镜像疗法治疗,EM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及电磁刺激治疗,联合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与早期镜像疗法联合电磁刺激治疗。对比治疗前后4组神经功能、痉挛程度、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4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MT组、EM组及联合组低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低于MT组、EM组(P<0.05);4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及脑卒中康复运动功能量表(STREA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MT组、EM组及联合组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高于MT组、EM组(P<0.05);4组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MT组、EM组及联合组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高于MT组、EM组(P<0.05)。结论早期镜像疗法联合电磁刺激能够改善脑卒中痉挛型偏瘫病人的神经功能、痉挛程度及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接触抽吸技术治疗大脑中动脉M2段急性闭塞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朱晨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接触抽吸技术治疗大脑中动脉M2段急性闭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大脑中动脉M2段急性闭塞病人的临床资料,分为A组与B组,每组40例。A组给予Penumbra血栓抽吸系统取栓,B组给予Solitair支架取栓;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血管再通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变化、90 d预后及安全性。结果A组手术时间为(58.56±5.20)min,明显短于B组的(76.49±6.81)min(P<0.05);A组取栓次数为(2.94±0.43)次,明显少于B组的(3.42±0.46)次(P<0.05);A组、B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5.00%、7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7 d 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90 d预后良好率为72.50%,明显高于B组的50.00%(P<0.05);两组症状性颅内出血、蛛网膜下隙出血、再闭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numbra血栓抽吸系统和Solitair支架治疗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的血栓再通率相似,但Penumbra血栓抽吸系统的手术时间更短,取栓次数更少,且更有助于改善预后。

脑梗死病人血清miR-181水平与神经功能转归的关系

王永仓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脑梗死病人血清微小RNA(miR)-181水平与神经功能转归的关系及其靶向调控的细胞因子。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根据治疗后3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病人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4分)与预后不良组(mRS评分5~6分);另选取同期体检的6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收集病人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数据,检测血清miR-18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结果脑梗死病人血清miR-181、VEGF、bFG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IGF-1、BDNF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预后良好组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miR-181水平、合并糖尿病比例、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VEGF、bFGF、IGF-1、BDNF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Hcy及miR-181升高、VEGF及BDNF水平降低是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清miR-181水平降低与神经功能预后不良有关。

脉络膜前动脉梗死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王光胜,胡婷,杨金建,田媛媛,黄利,王元伟,刘国红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脉络膜前动脉(AChA)梗死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分析 217例AChA梗死病人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梗死灶的范围及大小,根据核心梗死区累及部位,分为标准AChA(tAChA)梗死组和可能AChA(pAChA)梗死组。比较两组影像学特征。结果tAChA梗死组100例,pAChA梗死组117例。两组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卒中史、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梗死灶侧别、直径大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AChA组梗死灶形态特征表现为前后径长索条状的比例高于pAChA组(85.0%与47.9%,P<0.05)。结论tAChA组病人核心梗死区域位于内囊后肢部,梗死灶形态多为前后索条状。

急性脑梗死CT血管造影侧支循环分级与CT灌注成像量化指标的关系

田志勇,孟凯龙,王丽红,王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CT血管造影侧支循环分级与CT灌注成像量化指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5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侧支循环分级病人年龄、发病至接受检查时间、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CT灌注成像量化指标水平,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CT灌注成像量化指标与侧支循环分级的相关性。结果①不同CT血管成像侧支循环分级病人根据CT灌注成像参数计算梗死核心面积和错配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发病至接受检查时间与CT灌注成像错配率间无线性相关(r=0.00);CT血管成像侧支循环分级与梗死面积呈负相关(r=-0.71);CT血管成像侧支循环分级与CT灌注成像错配率呈正相关(r=0.74,P<0.05)。根据相对脑血流量(rCBF)<30%确定梗死核心和与血流峰值时间(Tmax)>6 s联合所获得的错配率与CT血管造影侧支循环分级间相关性最强(r=-0.79,P<0.01;r=0.90,P<0.01);CT血管成像侧支循环分级与基线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67,P<0.01)。结论存在良好侧支循环急性脑梗死病人梗死核心面积更小,而错配率更高;根据rCBF<30%确定梗死核心面积和rCBF<30%、Tmax>6 s确定错配率可更准确地反映侧支循环状态。

脑卒中后抑郁与病变脑区功能磁共振影像的关系

张丹霓,吴学良,陈志钦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与病变脑区功能磁共振影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普宁市人民医院治疗的脑卒中后抑郁病人67例(观察组),同时选取脑卒中后无抑郁病人120例(对照组),两组均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和磁共振波谱成像(MRS)检查。结果两组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受教育年限、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梗死灶及梗死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额叶、颞叶、基底节病灶对侧异性分数(FA)值明显低于病灶同侧以及对照组病灶对侧(P<0.05);观察组病灶对侧小脑胆碱/肌酸、胆碱/N-乙酰天门冬氨酸明显高于病灶同侧小脑以及对照组病灶对侧小脑(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和非抑郁病人大脑DTI、MRS检查指标有明显差异。

小儿抽动障碍严重程度与神经认知功能的关系及阿立哌唑对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

张华琦,蒋红梅,吴非,王敏建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小儿抽动障碍严重程度与神经认知功能的关系及阿立哌唑对患儿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0月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71例抽动障碍患儿,依据是否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分为抽动障碍伴ADHD患儿(20例)与抽动障碍非ADHD患儿(51例),进行症状评估(包括耶鲁全球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量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以及神经认知功能评估(色词试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连续操作测验),连续服用阿立哌唑治疗12周后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轻度、中度、重度抽动障碍患儿神经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抽动障碍伴ADHD患儿色彩-字试验评分、CPT总正确数与非ADHD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治疗12周后抽动障碍伴ADHD组与抽动障碍非ADHD组神经认知功能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抽动障碍严重程度与神经认知功能无相关性。结论小儿抽动障碍严重程度与神经认知功能无相关性,阿立哌唑不能提高抽动障碍患儿神经认知功能水平。

脑性瘫痪患儿肌肉深部刺激联合肢体模块化训练的疗效观察

韦登飞,李银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脑性瘫痪患儿在深部肌肉刺激基础上强化肢体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102例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训练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单纯重复局部肌肉振动)和试验组(单纯重复局部肌肉振动基础上进行肢体模块化训练),每组51例。比较两组干预前后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价(FMA-UE)评分、运动力指数(MI)、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量表(FTHUE-HK)评分、Barthel指数、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评分和步行能力(步宽、10 m步行时间)。结果干预后,试验组MI、FTHUE-HK、GMFM评分、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步宽大于对照组,10 m步行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性瘫痪患儿在使用深部肌肉刺激仪理疗的基础上强化上下肢功能训练,有助于促进上下肢运动功能、粗大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经验交流

石墨烯远红外光波房对红细胞缗钱状排列的影响

陈文良,邓兵水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石墨烯远红外光波房改善红细胞缗钱状排列的效果。方法29例试验志愿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1例)与空白对照组(8例)。治疗组用远红外光波房治疗30 min,空白对照组不接受任何试验措施干预。观察两组红细胞缗钱状排列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处理后红细胞缗钱状排列的即时改善效果明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连续干预5 d,末次使用设备4 h后,治疗组的红细胞缗钱状排列得到改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石墨烯远红外光波房可改善红细胞缗钱状排列。

顾宁教授从痰浊辨治高脂血症经验

左可可,顾宁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高脂血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与冠心病、脑梗死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顾宁教授认为高脂血症的中医病因病机是各种原因所致的肝、脾、肾脏腑失调,三焦水道功能失常,痰浊中阻,常常兼见脾虚、血瘀,治疗从痰浊入手,兼顾脏腑功能,辨证论治,注重一级、二级预防,临床疗效显著。

新型优化超声定位技术在桡动脉穿刺中的应用

刘楠,徐家济,宋桂霞,贺海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新型优化超声定位技术在桡动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2月在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拟行桡动脉穿刺的病人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优化组,每组60例。对照组在单纯的超声引导技术下行桡动脉穿刺术,优化组采用特殊的优化技术。比较两组桡动脉的内直径和深度,记录两组超声定位时间和穿刺时间、第1次穿刺成功率、穿刺失败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优化组超声定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超声穿刺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组第1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穿刺失败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组术后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动脉闭塞、动脉瘤和血栓。结论在超声引导下采用新型优化技术不仅能显著提高桡动脉第1次穿刺成功率,而且有利于降低穿刺相关并发症

郭维琴教授以“气血调神”治疗心悸分析

高瑜倩,窦晋芳,张洪嘉,张心爱,胡超群,彭嘉冉,王志淼,黑穆荣,朱海燕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从理论研究、临床数据挖掘、医案辨析3个角度入手,分析郭维琴教授以“气血调神”治疗心悸的临床经验与特色,得出郭教授从气、血、神3个角度同时入手,以党参、红芪之类补脾益肺以养心气,以丹参、红花之类活血化瘀以通心脉,以炒枣仁、远志、五味子、磁石之类安定神志以止心悸,注意顾护脾胃,疏肝理气,温补心阳;同时在用药上,寒热并用,心肝同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疗效显著。

周绍华教授活用调理冲任法治疗中老年女性抑郁症经验

刘洋,张晓晖,祁江峡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抑郁症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大部分病人以情绪消沉、活动意识减退、思维动作缓慢为主,甚至出现躯体化障碍、悲观自卑、自杀倾向等表现,该病以发病持续时间长、易复发等为特点。周绍华教授认为女性抑郁症病人以脏腑气虚不足、阴阳不调者,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佐以调理冲任之法,尤其是主要应用仙茅及仙灵脾以温补脾阳、肾阳、补肾固涩,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