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过刊浏览

2021年 19卷 15期 刊出日期:2021-08-10 目录

基础医学论著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刘逸南,雷燕,杨静,修成奎,王雪,胡艳红,刘奕清,吴丹,吴烨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系统评价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血府逐瘀汤(BX+XF)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HTN-HLP)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等8个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20年4月6日BX+XF治疗HTN-HLP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以临床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血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不良反应作为结局指标。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版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总计653例病人,对照组324例,治疗组32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OR=4.54,95%CI(2.02,10.20),P=0.000 3],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降低[MD=-8.80,95%CI(-13.89,-3.71),P=0.000 7;MD=-1.12,95%CI(-2.02,-0.22),P=0.01],LDL-C [MD=-0.48,95%CI(-0.61,-0.36),P<0.000 01]、TG[MD=-0.55,95%CI(-0.68,-0.42),P<0.000 01]及TC[MD=-0.80,95%CI(-0.94,-0.66),P<0.000 01]均明显下降,而HDL-C高于对照组[MD=0.39,95%CI(0.26,0.52),P<0.000 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事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4,95%CI(0.32,2.79),P=0.91]。结论现有证据表明,BX+XF治疗HTN-HLP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降低血压,改善高脂血症;但在不良事件发生方面未呈现明显优势。

基于分子网络技术研究丹参-川芎治疗心肌梗死的作用机制

唐卓然,黄乐曦,孙怿泽,赵海滨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采用分子网络技术探讨丹参-川芎治疗心肌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筛选丹参-川芎药对的活性成分和有效靶点。结合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与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获取心肌梗死相关的疾病靶点,并筛选出中药活性成分-疾病共同的靶蛋白。运用STRING平台和Cytoscape软件构建靶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药物-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疾病”网络。应用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进行基因生物学过程、通路的富集分析。结果通过数据库获得72个活性成分、药物靶点197个、疾病靶点2 923个、交集靶点91个。PPI网络涉及83个蛋白质节点、核心靶点包括TP53、AKT1、JUN、IL6等。基因本体(GO)生物学过程富集分析主要在药物反应、调控细胞增殖、凋亡过程等。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有70条,并经KEGG查验后列举前20条。结论丹参、川芎治疗心肌梗死的作用机制体现了中药多靶点、多成分、多途径的特点,阐明了行气活血常用药对丹参-川芎治疗心肌梗死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核心结局指标研究

杨继,张垚,张运娇,高丹,陈善夫,庞建中,赵英强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分析2019年—2020年发表的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随机对照试验的结局指标,遴选核心指标集,为今后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网(VIP)、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网站(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ry)、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循证医学图书馆(The Cochrane Library)、美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PubMed)为主要检索来源,检索中医药干预慢性心力衰竭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2019年1月1日—2020年7月31日。由2名研究者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如有分歧,经讨论解决。结果最终纳入116篇RCT,共计10 976例病人,151个结局指标。主成分分析共提取15个主成分,筛选核心指标38个。根据权重大小依次是6 min步行试验(6MWT)、中医证候积分、B型脑利钠肽(BNP)、不良反应、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等。结论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构建的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试验核心指标集,可为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设计奠定科研基础。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中药治疗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的用药规律

付蔷 ,吴红金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中药治疗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从建库至2020年5月30日中药治疗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的相关文献,建立中药处方数据库,运用SPSS 20.0、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分析,探究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80篇文献,处方80个,使用频次居前10位的中药为甘草、柴胡、丹参、白芍、当归、川芎、郁金、茯苓、半夏、酸枣仁等;关联分析显示治疗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排名前4位的配伍药物为柴胡-枳壳、柴胡-郁金-白芍、柴胡-川芎-白芍、柴胡-川芎-白芍-甘草;聚类分析发现治疗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的中药分为3类,包括健脾安神补中益气、养血活血理气化痰、疏肝解郁类。结论数据挖掘研究为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的临床治疗和中药组方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多为气虚,标实以气滞、血瘀、痰湿为主;治疗应把握益气养阴、养血活血、行气化痰、解郁安神等方法,结合病人实际情况辨证论治。

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心房颤动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甘洁文,金宇,殷惠军,马民,张淼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系统评价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等数据库,纳入益气活血中药合常规西药对比常规西药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由两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 分析。结果纳入17项RCT,共计1 358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在改善临床总有效率[RR=1.29,95%CI(1.20,1.39),P<0.05]、心电图疗效[RR=1.15,95%CI(1.02,1.28),P<0.05]、中医证候疗效[RR=1.27,95%CI(1.02,1.58),P<0.05]、中医证候积分[SMD=-1.80,95%CI(-2.82,0.77),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RR =0.40,95%CI(0.22,0.71),P<0.05]、血浆凝血酶原时间[SMD=2.99,95%CI(1.45,4.53),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SMD=1.30, 95%CI(0.67,1.94),P<0.05]及血浆纤维蛋白原[SMD=-2.70, 95%CI(-4.21,-1.19),P<0.05]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上益气活血方药联合治疗心房颤动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少。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Meta分析

欧阳嘉慧,张淼,于燕乔,白瑞娜,李立志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系统评价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0年7月1日,搜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RCT 16篇,包括1 174例病人,其中试验组587例,对照组587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在提高心绞痛有效缓解率[RR =1.29,95% CI(1.21,1.38),P<0.000 01]、改善焦虑情绪[MD=-8.13,95% CI(-12.72,-3.53),P=0.000 5]和改善抑郁情绪[MD=-6.85,95%CI(-13.16,-0.54) ,P=0.03]方面均有优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RR=0.76,95%Cl(0.16,3.67),P=0.73],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可进一步改善心绞痛症状、改善焦虑抑郁状态,但其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重性抑郁障碍病人治疗前后中性面孔加工的事件相关电位N170对比研究

张静芳,王彦芳,李晓珍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究重性抑郁障碍病人治疗前后在中性面孔刺激下事件相关电位N170波幅和潜伏期的差异,分析疾病严重程度与N170波幅和潜伏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8~55岁重性抑郁障碍病人28例(病人组)和健康对照者22名(对照组),采集研究对象在呈现中性面孔刺激时的事件相关电位N170与VPP,对病人采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药物治疗,病人组治疗2个月后再次采集中性面孔刺激下的N170与VPP潜伏期与波幅,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人组N170的潜伏期在P7、P8、PO7、PO8、FCZ、CZ电极点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波幅在P7、P8、PO7、PO8、FCZ、CZ电极点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性抑郁障碍病人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N170潜伏期在P7、PO7、CZ电极点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波幅在P7、P8、PO7、PO8、FCZ、CZ电极点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组HAMD评分与P7、PO7、PO8、CZ、FCZ电极点的N170潜伏期呈正相关(P<0.05),与P7电极点的N170波幅呈正相关(P<0.05),与CZ、FCZ电极点的VPP波幅呈负相关(P<0.05)。结论重性抑郁障碍病人对中性面孔刺激的早期认知加工受损,N170的潜伏期和VPP的波幅可能作为重性抑郁障碍的潜在生物标记物及疗效指标。
基础医学论著/研究

参连复脉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清TNF-α、IL-6及心房颤动易感性的影响

马征,崔晓云,万洁,高群,曲信彦,李星,蔡芸,李岩,林谦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参连复脉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心房颤动易感性的影响。方法将60只24周龄的雄性SHR随机分为模型组、氯沙坦钾组(西药组)、参连复脉颗粒低剂量组(低剂量组)、参连复脉颗粒中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参连复脉颗粒高剂量组(高剂量组),12只24周龄雄性正常血压WKY大鼠为正常对照组,共6组。给药4周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清TNF-α、IL-6;多导电生理仪测量P波时限、PR间期、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心房颤动的诱发率(AFI)。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表达明显增强(P<0.05),P波时限、PR间期、AFI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及中剂量组血清TNF-α、IL-6浓度明显降低(P<0.05),低剂量组血清IL-6浓度明显降低(P<0.05),中剂量组、西药组P波时限明显降低(P<0.05),西药组和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AFI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AERP及PR间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HR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升高,心房颤动易感性增加,西药氯沙坦钾片、中药参连复脉颗粒可改善SHR炎症反应,对心房颤动易感性可能有一定抑制作用。

miR-19a-3p对缺血性脑卒中调节机制的研究

刘宁,韩新生,徐建可,张洪阳,高成恩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miR-19a-3p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调节作用及其潜在的调控机制。方法建立体内局部脑缺血神经元损伤模型(I/R)和体外缺氧缺糖细胞模型(OGD),同时设立正常培养的空白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miR-19a-3p的表达,葡萄糖的摄取、产生及凋亡。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脂联素受体2为miR-19a-3p的靶点,应用qRT-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进行实验验证。结果miR-19a-3p在大鼠体内表达明显下调,并在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中分别上调(P<0.01);miR-19a-3p在大鼠I/R组和OGD模型组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糖酵解酶标记物LDHA、PKM2、HK2、Glut1和PDK1的表达,相关凋亡因子水平、细胞凋亡、葡萄糖摄取和乳酸的生成均明显抑制(P<0.01)。当miR-19a-3p抑制物减缓,miR-19a-3p表达将上调。结论miR-19a-3p的升高,将以脂联素受体2为靶点调节缺血性脑卒中,miR-19a-3p衰减可能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靶点。

依达拉奉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脑组织Caspase-3和HIF-1α表达的影响

王转转,阴怀清,师睿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脑组织中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 日龄SD新生大鼠108只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组(B组)和依达拉奉干预组(C组),每组36只。各组分别于造模后6 h、12 h、24 h、48 h、72 h、5 d留取脑组织。观察各组不同时刻大鼠的生物学行为改变;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免疫组化法、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脑组织神经细胞的形态学改变,检测脑组织中Caspase-3、HIF-1α的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B组、C组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凋亡、Caspase-3和HIF-1α的表达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组大脑皮层凋亡细胞、Caspase-3和HIF-1α表达均减少(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通过降低脑缺氧缺血后脑组织中Caspase-3和HIF-1α表达,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综述与进展

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及其与中叶素关系的研究进展

马娇婷,高奋,王远,台润东,李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及其与中叶素的结构、中叶素生理学作用、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提示中叶素对心肌有保护作用,并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七皂苷类有效部位抗栓机制的研究进展

于燕乔,李圣耀,史大卓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三七皂苷类有效部位抗栓机制的研究进展。三七皂苷类有效部位可作用于血栓级联反应中的血小板、凝血系统、纤溶系统等多个方面,具体机制包括抑制胶原、血栓素A2、二磷酸腺苷、凝血酶等各类诱导剂引起的血小板活化聚集、调节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间平衡、抑制凝血因子活性、降低血液黏度、调节血管内皮收缩与舒张因子水平等,其多途径、多靶点、多环节的抗栓机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肝硬化心肌病诊断评估分析

陈宗坤,孙静,莱智勇,徐钧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负荷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心脏核磁共振成像和血清心肌标志物在诊断肝硬化心肌病中的优势和局限性。由于肝移植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被认为是致命的风险,提出术前应进行严格的评估,尽管如此,最新的肝移植指南仅仅提供了简单的心血管评估方法,并没有将肝硬化心肌病纳入其中。肝硬化性疾病的特征是心功能受限,伴或不伴心电图异常,心脏超声领域新的检查手段组织多普勒成像和斑点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心功能受限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并且也被纳入2019年肝硬化心肌病的诊断标准共识中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针灸治疗研究进展

季杰,王艳威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近10年针灸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的临床研究,分别从选穴规律、针刺方法及临床研究概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发现针灸治疗VCIND在改善认知功能等方面具有优势。
心血管病临床观察/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成药治疗胸痹的用药规律

蒋燕君,连妍洁,俞瀛,刘红旭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通过Microsoft Excel、SPSS statistics 15.0、SPSS modeler 14.1软件统计分析2015 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成药治疗胸痹的用药规律。 方法收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治疗胸痹的中成药处方信息,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借助数据挖掘软件分析其组成药物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等。 结果符合要求的中成药共有 71种,主要是以胶囊剂、片剂两种剂型为多。其中使用频次>5次的中药有22种,包括丹参、三七、川芎、人参等,多归属于补益药、活血化瘀药、开窍药等,药性主要是温性,药味为甘,主要归心经、肝经等;包括13个证型、8种证素,以血瘀、气虚较常见;基于关联规则分析,得出核心药对为丹参-川芎、丹参-三七等;基于聚类分析得出三类药物。结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载中成药治疗胸痹以气虚、血瘀证为多;用药以人参、黄芪等补气药,丹参、三七、川芎等活血化瘀药,麝香、冰片等芳香开窍药为多。通过分析该药典中成药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治疗胸痹提供一定的指导思路。

应用CiteSpace对心踝血管指数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王欢,石晶晶,胡元会,薄荣强,柴若宁,贾秋蕾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应用CiteSpace软件对近30年心踝血管指数的相关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利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 V 5.6.R2对近30年心踝血管指数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相关研究的作者、国家/机构分布、期刊分布状况以及关键词等特征。结果共纳入583篇《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文献,发文量和引文量最高的作者是Kohji Shirai,Takuro Kubozono对此领域有一定的影响,日本、中国、美国、韩国和俄罗斯是研究此领域的主要国家,Toho University是心踝血管指数研究的重要研究机构,被引频次最高的期刊是Journal of Atherosclerosis Thrombosis,被引频次最多的作者是Kohji Shirai,主要的研究热点是心踝血管指数与动脉粥样硬化、脉搏传导速度、冠状动脉疾病的相关研究。结论本研究对现阶段心踝血管指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为后续的研究方向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PCI术后病人血脂、炎性因子及左心功能的影响

邢策,余静,孙守刚,白锋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及其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PCI术的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病人11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组(60例)和高剂量组(59例)。低剂量组给予瑞舒伐他汀5 mg,高剂量组给予瑞舒伐他汀20 mg,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心功能、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升高,且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且高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减低,且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NT-proBNP水平均降低,且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6.67%,冠状动脉再狭窄率为11.67%,高剂量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08%,冠状动脉再狭窄率为1.6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病人PCI术后左心功能及血脂情况,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高剂量治疗效果更佳,有效降低了心血管事件及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发生率。

宽胸气雾剂对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即时作用效果

苏立杰,黄宇,姚轶立,陈铁军,姚成增,阮小芬,王肖龙,宋玮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宽胸气雾剂对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的即时作用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状动脉慢血流病人34例(慢血流组),另外收集34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比较冠状动脉慢血流病人使用宽胸气雾剂前后慢血流血管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帧数变化及用药前后冠状动脉内皮功能指标内源性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分析宽胸气雾剂对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即时作用效果。结果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烟酒嗜好、慢性疾病、中医证型、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基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血流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碱性磷酸酶(ALP)、尿酸(UA)、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高于对照组(P<0.05),淋巴-单核细胞计数比值(LMR)低于对照组(P<0.05),而同型半胱氨酸(Hcy)、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皮功能指标N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慢血流组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的TIMI血流帧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慢血流组用药前后比较:冠状动脉血管总平均TIMI血流帧数、LAD的 TIMI血流帧数、RCA 的TIMI血流帧数用药后均低于用药前(P<0.05),LCX的TIMI血流帧数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NO水平高于用药前(P<0.05),用药后34例病人均无不适症状,病人收缩压(SBP)、舒张压(DPB)、心率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宽胸气雾剂可以短时间内安全有效地改善冠状动脉慢血流靶血管的血流和血管内皮功能。

NT-proBNP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30 d死亡率的预测价值

朱云霞,崔晓敬,李文英,张志强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比较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和心肌梗死溶栓(TIMI)风险评分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病人30 d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801例NSTEACS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记录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诊治指标等)、GRACE评分、TIMI风险评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观察NT-proBNP与30 d死亡率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比较NT-proBNP、GRACE评分、TIMI风险评分预测病人30 d死亡的价值。结果801例病人 30 d随访中共有47例死亡,死亡率为5.87%。根据生存状态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组和生存组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性别、年龄、左心室前壁梗死、肌酐、血糖、病变支数、支架数量、支架长度、术后抗血小板、症状-入门时间、术后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和生存组吸烟、饮酒、体质指数、冠心病家族史、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高侧壁梗死、左心室下后壁梗死、右心室梗死、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再灌注心律失常、支架直径、PCI医师、门球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1 481.7 ng/L是30 d死亡的风险因素,其他影响30 d死亡风险因素包括年龄>75岁、左心室前壁梗死、多支病变、症状-入门时间(P<0.05),保护性因素为TIMI血流3级(P<0.05)。ROC显示NT-proBNP预测30 d死亡的AUC高于GRACE评分和TIMI风险评分,GRACE评分预测30 d死亡的AUC高于TIMI风险评分(P<0.05)。结论基线NT-proBNP对NSTEACS病人30 d死亡具有预测作用,临床工作中可通过基线NT-proBNP联合GRACE评分首先筛选30 d死亡风险病人,对NT-proBNP未达截断值的NSTEACS病人可通过动态观察NT-proBNP以进一步辨别风险因素,早期识别、早期干预,改善预后。

麝香保心丸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病人择期介入治疗成功率及心功能的影响

黄建楷,彭蔚,李维杰,潘艺朝,黎镇赐,刘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病人择期介入治疗成功率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7例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病人,按照是否接受麝香保心丸治疗分为两个队列组,对照组50例应用标准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观察组47例在标准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1次2丸,1日3次)治疗。随访3~6个月后,抽血复查两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肝肾功能、血脂等指标;复查心脏彩超,记录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心功能指标,再次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冠状动脉情况及侧支循环分级。所有病人符合手术指证且无手术禁忌证,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统计各组病人介入治疗成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NT-proBNP及LVEDD均下降,两组间治疗后及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降更明显。观察组LVEF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当次手术成功率为87.2%,对照组当次手术成功率为52.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有利于提高CTO病人择期介入治疗手术的成功率,并改善CTO病人左心室功能。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PCI术后运动康复的疗效观察

周曜文,贾永平,李逸臻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运动康复的疗效。方法将70例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所有病人均给予规范化药物治疗、心理指导、营养指导、戒烟治疗等。对照组在PCI术后给予冠心病常规药物治疗,院外从事一般体力劳动(包括家务、散步、轻体力工作等);康复组于PCI术后24 h启动心脏康复,出院后开始家庭康复程序。所有病人通过电话、门诊、再住院等方式随访90 d。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史、吸烟史、药物使用情况、PCI术干预血管及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等];康复前及随访90 d时检测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肾功能指标(包括肌酐、尿酸)。结果入选70例病人中失访3例,其中对照组2例,康复组1例。两组性别、年龄、BMI、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吸烟、药物使用情况、PCI术干预血管、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无氧阈及峰值运动当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前两组病人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未达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90 d时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康复前及随访90 d时肌酐、尿酸、心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康复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运动康复能有效改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行PCI术病人血糖、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且不影响肾功能,降低终点事件发生率,改善预后。

血府逐瘀丸联合替格瑞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心功能及内皮功能的影响

杨柳,王东涛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丸联合替格瑞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心功能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2020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114例ACS病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扩张冠状动脉等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采用替格瑞洛片治疗,研究组采用血府逐瘀丸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均连续服用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每搏量(SV)、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一氧化氮(NO)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NT-proBNP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服药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心源性死亡病例。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丸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可有效改善ACS病人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糖尿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病人心肌重构的影响

王泽,杜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糖尿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病人心肌重构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内蒙古包钢医院心内科2018年1月—2018年6月确诊的糖尿病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功能Ⅱ级、Ⅲ级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糖尿病及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对照组同时口服盐酸贝那普利片(5~15 mg口服,每日1次)治疗;观察组同时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初始剂量50 mg口服每日1次,逐步增至200 mg每日1次)治疗。两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行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血清白介素-33(IL-3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较对照组LVESV和LVEDV下降,LVEF提高(P<0.05),炎性因子IL-33、 TNF-α 表达水平下调(P<0.05)。结论糖尿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病人在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基础上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可改善心功能及心肌重构,并下调相关炎性因子。

调肝定悸颗粒治疗肝郁化火型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徐攀高,刘佳丽,王昱琪,冯晓敬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调肝定悸颗粒治疗肝郁化火型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64 例肝郁化火型室性期前收缩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32例。对照组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调肝定悸颗粒治疗。观察两组用药前后中医证候疗效、24 h动态心电图疗效。结果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试验组为87.50%,对照组为6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4 h动态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试验组为84.38%,对照组为 5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心率变异性各指标均升高,治疗后两组全部正常窦性 R-R间期标准差(SDNN)、全程相邻 R-R 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 R-R间期相邻R-R 间期差大于 50 ms的个数占总 R-R间期个数的百分比(pNN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调肝定悸颗粒治疗肝郁化火型室性期前收缩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改善心率变异性,减少室性期前收缩发作次数。

综合医院系统诊治联合“下沉式”管理方案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沈彬,姜桂滢,尚晨黧,张爱华,任春琦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系统化治疗联合社区医院管理的优化管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2019年2月—2019年8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稳定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146例,按照随机分配入组原则,分为优化综合管理干预组(74例,干预组)和常规管理对照组(72例,对照组)。观察两组不同时段(入组时、治疗12周、治疗24周、治疗30周)时36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MLHFQ)、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① SF-36评分:经12周综合管理干预后,在精神健康维度上干预组优于对照组(Z=-2.908,P<0.05),其余各维度以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24周优化综合管理后,干预组在生理机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以及总分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在24~30 周采用优化管理方案后较干预前评分也有提高。②MLHFQ评分:干预组经24周的综合管理干预后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在24~30周采用优化干预管理方案后较干预前评分改善。③HAMA评分:经过24周的综合管理干预后,干预组精神性焦虑维度及总分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在24~30周采用优化管理方案后较干预前降低。结论综合医院系统诊治联合“下沉式”管理方案可以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生活质量,尤其可以改善精神卫生状况。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浆sST2浓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杨树涵,苏淑红,刘艳宾,邢永生,王志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病人血浆可溶性ST2(sST2)浓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初诊的老年EH病人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颈动脉超声测量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分为EH组(46例,CIMT<0.9 mm)与EH+CA组(42例,合并CA,CIMT≥0.9 mm),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名为NC组。测定血浆sST2浓度并分析其与CIMT的关系。结果血浆sST2浓度、CIMT在NC组、EH组和EH+CA组中依次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ST2与CIMT呈正相关(r=0.657,P<0.05);sST2浓度对EH病人预测CIMT≥0.9 mm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737[95%CI(0.633,0.825),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ST2浓度是EH病人CIMT≥0.9 mm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血浆sST2浓度对EH病人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具有良好的辅助诊断价值。

PCI术后再次血运重建的危险因素分析

曹仲颖,刘培培,王景祥,刘佳,马晓臣,徐永健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出现再次血运重建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沧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行PCI术治疗并再次复查造影病人143例,发现43例需行再次血运重建(事件组),100例无需再次血运重建(非事件组)。回顾性比较两组首次PCI术时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分析影响PCI术后再次血运重建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事件组相比,事件组脂蛋白(a)[LP(a)]水平高于非事件组[(340.91±170.42)mg/L 与 (258.08±174.91)mg/L],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经过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三酰甘油(TG)、LP(a)水平是影响PCI术后再次血运重建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LP(a)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显示LP(a)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为0.714[95%CI(0.633,0.787),P<0.001],截点值为234.1 mg/L,敏感度为79.07%,特异性为64.00%,具有良好的预测性。结论PCI术后再次血运重建与LP(a)水平密切相关,通过LP(a)水平预测PCI后再次血运重建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静脉袢利尿剂不同使用方式对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病人肾功能的影响

王子涵,黄力,姜红,吕书影,李茜,孙梓宜,顾焕,李春岩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袢利尿剂托拉塞米不同静脉使用方式对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住院病人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6年 8 月—2019 年8月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住院病人190例,收集在院期间临床数据,包括人口学资料、合并症、袢利尿剂使用方式及剂量、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脑钠肽、血清钠、左室射血分数等。根据纳入人群利尿剂使用方式分为两组,即静脉持续输注组(48例)与静脉间歇给药组(132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分析静脉袢利尿剂不同使用方式与血清肌酐水平变化的相关性。结果使用静脉袢利尿剂后,两组血清肌酐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一定程度升高(P=0.01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人血清肌酐的升高与利尿剂使用方式有关(P<0.001);在校正利尿剂剂量、基线肌酐水平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人血清肌酐的升高与静脉袢利尿剂使用方式独立相关[β=66.80,95%CI(36.13,97.48),P<0.001],静脉持续输注是病人血清肌酐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住院病人血清肌酐升高水平与袢利尿剂静脉不同使用方式有关,静脉持续输注给药相比于间歇给药可能会加重病人肾功能恶化。

Poincare散点图联合QRS碎裂波筛查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

吴丽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Poincare散点图联合心电图QRS碎裂波(fQRS) 筛查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3月本院126例疑似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心肌梗死102例。所有病人入院后均行心电图检查,分析Poincare散点图、心电图fQRS单独与联合检查筛查心肌梗死的价值。结果Poincare散点图、心电图fQRS联合检查对完全闭塞诊断符合率均为100.00%,各项单独检查符合率为80.00%、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Poincare散点图、心电图fQRS联合检查对心肌梗死检出阳性率为84.92%,高于单独Poincare散点图的79.37%、单独心电图fQRS的80.1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oincare散点图、心电图fQRS联合检查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高于单独Poincare散点图、单独心电图fQRS检测。结论心肌梗死疾病筛查中联用Poincare散点图、fQRS检查可提升诊断效能。
神经科疾病临床观察/研究

急性脑梗死脑微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及西洛他唑治疗作用分析

王静悦,柴海霞,彭延波,范海燕,边哲,赵晓晶,孙博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脑微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及西洛他唑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9年9月接诊的100例急性脑梗死脑微出血病人为脑微出血组,选择同期接诊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无脑微出血病人为无脑微出血组,分析急性脑梗死病人脑微出血的相关因素。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脑微出血病人分为治疗A组与治疗B组,每组50例,在常规溶栓、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血压、血糖等基础治疗上,治疗A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B组给予西洛他唑片治疗,两组连续治疗14 d,比较治疗A组与治疗B组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出血转化,治疗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Barthel指数(BI)。治疗后6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脑微出血组平均动脉压、尿酸水平及心力衰竭、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脑微出血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平均动脉压、尿酸水平、心力衰竭、高血压均是急性脑梗死病人脑微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治疗后14 d,治疗A组和治疗B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B组脑梗死后出血转化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A组(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B组mRS评分预后良好率、BI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A组(P<0.05);随访6个月结果显示,治疗B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治疗A组(P<0.05)。结论高血压、高尿酸、心力衰竭是急性脑梗死病人脑微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与阿司匹林治疗相比,西洛他唑在减少脑梗死后出血转化风险上更具有优势,且有助于改善病人预后。

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后注意障碍病人康复的促进作用

张静,艾亚男,杨轶楠,苏祎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TMS)治疗对脑梗死后注意障碍病人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康复科2019年1 月—2020 年2月收治的112例脑梗死后注意障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TMS治疗,采用数字广度测试(DST)和数字划销试验分别对病人注意广度和持久度进行评估,采用DT-1202多功能超声/电声谱分析仪对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进行评估,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对病人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DST及数字划销试验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短于对照组,且P300波幅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MoCA及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TMS治疗可以改善病人注意功能,提高认知及日常生活能力水平。

热敏灸结合董氏奇穴治疗风痰上扰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刘军兵,何冠,陈蓉,任胜洪,伉奕,柯绍兴,潘莎,张瑞娟,邓秀琴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热敏灸结合董氏奇穴治疗风痰上扰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确诊为风痰上扰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人,按照随机数字法表均分为3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试验A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董氏奇穴疗法,试验B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热敏灸结合董氏奇穴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3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眩晕程度)、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治疗14 d后,试验B组总有效率(90.0%)高于试验A组(76.7%)及对照组(60.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A组、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B组治疗后眩晕症状量表评分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治疗前(P<0.05),且优于试验A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热敏灸结合董氏奇穴治疗风痰上扰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眩晕症状,提高椎动脉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

针康法对脑卒中Brunnstrom Ⅲ期病人下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罗鑫,胡非非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针康法对脑卒中Brunnstrom Ⅲ期病人下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Brunnstrom Ⅲ期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康法治疗。治疗8周后,采用简化Fugl-Meyer下肢运动评分(SFMA)评估病人下肢运动功能,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平衡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价生活质量。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下肢SFMA评分、BBS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康法可有效改善脑卒中Brunnstrom Ⅲ期病人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脑梗死氯吡格雷抵抗病人应用不同剂量与频次氯吡格雷治疗策略的效果比较

饶世俊,苏微微,孙志华,修明文,周嘉慧,侯学伶,钱成荣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究不同临床调整治疗方案对脑梗死并发氯吡格雷抵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8月我院神经内科264例脑梗死并发氯吡格雷抵抗病人,根据氯吡格雷使用剂量与频次的不同分为降低组(根据原治疗方案,下调氯吡格雷每日使用剂量或频次)、维持组(根据原治疗方案,维持氯吡格雷每日使用剂量或频次)、升高组(根据原治疗方案,增加氯吡格雷每日使用剂量或频次)。比较3组病人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比较3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结果3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ADL评分、m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降低组NIHSS评分和mRS评分低于其他两组,ADL评分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TG、TC、LDL-C、HDL-C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降低组TG、TC、LDL-C指标低于其他两组。3组治疗前后Cr、BUN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降低组Cr、BUN指标低于升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组临床疗效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比于在原治疗基础上维持氯吡格雷每日使用剂量及频次或增加氯吡格雷每日使用剂量及频次,下调氯吡格雷每日使用剂量及频次的临床治疗方案对脑梗死并发氯吡格雷抵抗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佳,病人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恢复较好。

H型高血压脑梗死病人血浆HMGB1、Aβ-42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晏晶晶,黄文胜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检测H型高血压脑梗死病人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β-淀粉样蛋白-42(Aβ-42)表达水平,探讨二者与H型高血压脑梗死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H型高血压脑梗死病人184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正常志愿者87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受试者血浆HMGB1、Aβ-42水平;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病人90 d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分析HMGB1、Aβ-42水平与H型高血压脑梗死的预后关系;Pearson法分析血浆HMGB1、Aβ-42水平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BI)评分的相关性;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H型高血压脑梗死病人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血浆HMGB1、Aβ-4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H型高血压脑梗死病人血浆HMGB1水平与Aβ-42、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Aβ-42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HMGB1、Aβ-42与BI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血浆中HMGB1、Aβ-42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MGB1、Aβ-42水平、NIHSS评分是H型高血压脑梗死病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BI评分为保护因素。结论H型高血压脑梗死病人血浆HMGB1、Aβ-42呈高表达,且与病人预后不良密切相关。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病人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疲劳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崔萍萍,刘乃榕,孟华星,张美妮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病人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与疲劳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45例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Ab)阳性的NMOSD缓解期病人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90名为对照组。收集研究组及对照组一般人口学资料信息及研究组临床资料信息,包括病程、就诊时扩展的功能障碍状况量表评分(EDSS)、年复发率(ARR)、疲劳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同时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36项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生活质量及疲劳量表-14(FS-14)评估疲劳状况,比较两组血清25-(OH)D水平,分析25-(OH)D水平与NMOSD病人疲劳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NMOSD病人血清25-(OH)D水平、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降低,而疲劳评分升高(P<0.05);25-(OH)D水平与疲劳状况呈负相关(P<0.05),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NMOSD病人血清25-(OH)D水平较低,且血清25-(OH) D与疲劳及生活质量相关。

320排容积CT全脑灌注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变中的应用研究

相世峰,杨素君,赵慧娟,丁芳芳,王巍巍,霍双,李健斐,刘郭坤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320排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CTP)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变(ICV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72例拟诊ICVD病人,入院24 h内均行常规CT检查、320排容积CTP检查,获得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等灌注参数及动态CT血管成像图(4D-CTA),分析常规CT平扫、全脑CTP、4D-CTA结果。结果72例病人CT平扫中43例未见明显异常,29例发现37个脑缺血病灶,全脑CTP灌注异常51例,共发现76个病灶;异常灌注区灌注参数CBF值低于健侧镜像区(P<0.05),MTT值、TTP值均高于健侧镜像区(P<0.05);4D-CTA图像提示59例存在不同程度血管狭窄或闭塞,其中轻度11例,中度18例,重度21例,闭塞9例;脑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灌注异常占比93.33%,高于脑血管无狭窄或轻中度狭窄的16.67%(P<0.05);颅内动脉、颈动脉狭窄程度与MTT、TTP呈正相关(P<0.05),与CBV、CBF无相关性(P>0.05)。结论320排容积CTP能同时获得常规CT扫描、全脑CTP、4D-CTA图像,全面显示脑缺血病灶、脑血流灌注参数及脑血管狭窄程度,为ICVD诊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理论探索

浅析脑鸣的中西医发病机制

丁薇,张根明,仪凡,李姗珊,刘若凡,朱杉杉,马海婷,孔静敏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分析脑鸣的中西医发病机制,提示脑鸣西医发病机制可能与颅内血管疾病、听觉传导通路受损和情绪刺激有关,中医学病机以脾肾不足为本,痰瘀阻络、肝火上炎、风阳上扰、浊毒袭络为标,并根据其发病机制,提出益肾健脾、填精益髓;活血祛瘀、化痰通络;清肝泻火、息风化痰;平肝潜阳、祛痰息风;补益肝肾、滋阴降火等治法,为临床辨证治疗脑鸣提供理论依据。

中医治疗肝虚型失眠研究概况

赵素君,唐明,颜晓晗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概述临床常见睡眠障碍疾病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病)与肝虚的关系,以肝虚论治失眠,分别从理论依据、病因病机、分型及治疗方面进行阐述,为临床肝虚型失眠的辨证施治提供参考依据。
经验交流

三维应变成像技术及Tei指数评价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右心功能的应用价值

张社芳,陈嵩,王华,王振华,肖露,娄丽平,周鼎文,吕彬彬,魏国士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 探讨三维应变成像技术及Tei指数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病人右心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40例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对病人采用三维应变成像技术及Tei指数进行测量,比较手术前后收缩末期右心房内径(RAD)、舒张末期右心室前后径(RVD)、收缩末期主肺动脉内径(PAD)、等容舒张时间(IRT)、等容收缩时间(ICT)、Tei指数及整体收缩期峰值应变的变化。结果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RAD、RVD、PAD、IRT、ICT、Tei指数、整体收缩期峰期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RAD、RVD、PAD、IRT、ICT、Tei指数、整体收缩期峰期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术后早期由于冠状动脉阻塞情况被纠正,心功能恢复好。病人右心功能在术后1个月内即恢复正常。结论三维应变成像技术及Tei指数客观评价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病人右心功能。

体外反搏治疗老年肌少症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申文宇,冯文化,王海洋,刘琳,李慧,张菲斐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老年肌少症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采用体外反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6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肌少症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病人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心脏药物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体外反搏治疗措施,检测两组心功能指标、骨骼肌功能指标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早期快速充盈峰值/舒张晚期快速充盈峰值(E/A)、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T)高于治疗前(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LVEF、E/A、6MWT高于对照组(P<0.05),LVEDV、LVESV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手握力(HS)、速度(GS,经步速测量仪测定)、简易体能状况量表(SPPB)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血清Clq含量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HS、GS、SPPB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Clq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肌少症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联合体外反搏治疗,能有效改善心力衰竭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左侧单冠状动脉畸形并行PCI术1例报道

刘东升,李彬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单冠状动脉畸形是一种罕见的冠状动脉起源畸形,根据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可明确冠状动脉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