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过刊浏览

2021年 19卷 18期 刊出日期:2021-09-25 目录

临床医学论著

心脉通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早期心肾损害的临床研究

戴小华,袁良,马瑞,花继平,谢娜,丁丽,冉永玲,杨帆,王银燕,付 军,梁国庆,董梅,邵正斌,戚先伟,朱斌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心脉通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早期心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早期心肾损害病人,分为观察组(120例)与对照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降压治疗,观察组加服心脉通胶囊,疗程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诊室血压、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左心房舒张末期内径(LA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质量(LVM)、左室质量指数(LVMI)、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诊室血压、mAlb、ACR、hs-CRP明显下降,eGFR升高,TG、TC、LDL-C明显降低,LAEDD、LVM、LVMI明显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脉通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早期心肾损害病人,可有效改善中医证候,降低血压,调脂,抗炎,改善心肾功能。

加味参芪益心方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的临床观察

刘莉,杨跃光,邹国良,吴霞,张萍萍,韩宇博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加味参芪益心方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1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病人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参芪益心方,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峰值(E)、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峰值(A)、E/A、左房容积指数(LAVI)、左室质量指数(LVMI)、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与二尖瓣环运动速度比值(E/E′)。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NT-proBNP、A、LAVI、LVMI、E/E′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6MWT距离、E/A均较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增加更明显(P<0.05);观察组E值较对照组增加明显。结论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相比,联合加味参芪益心方能提高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的治疗效果。

12种LncRNA对心力衰竭及其相关病因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彭启龙,林碧秀,谭露,王萍,邱汉波,黄修解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系统评价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诊断早期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Ovi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disc中LncRNA诊断心力衰竭的文献。运用Review Manager 5.3、MetaDisc 1.4等软件提取、分析数据,合并敏感度(Sen)、特异度(Spe)、阳性似然比(PLR)、阴性似然比(NLR)、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下面积(AUC)为评估指标。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涉及12项指标,按照LncRNA检测人群的不同,分为心力衰竭组6篇与可致心力衰竭疾病组4篇,结果显示:心力衰竭与非心力衰竭疾病病人比较,LncRNA诊断心力衰竭的综合Spe为0.64[95%CI(0.61,0.66)],Sen为0.83[95%CI(0.81,0.84)],SROC AUC=0.87。心力衰竭与健康人群比较,LncRNA诊断心力衰竭的综合Spe为0.76[95%CI(0.71,0.80)],Sen为0.82[95%CI(0.78,0.85)],SROC AUC=0.91。结论在对于有多种基础疾病的病人进行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时,LncRNA结合其他生物标志物将使诊断时间提前、准确性提高。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三七-红花药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王路瑶,杜廷海,靳新悦,李俊楠,张露苗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三七-红花药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筛选出三七和红花所含有效化学成分及相应的靶蛋白,在 Uniprot 数据库将预测出的靶蛋白名转换为基因名;通过GeneGards和OMIM数据库筛选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靶点基因;利用Venn在线软件获取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基因,并以Venn图的形式展现,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可视化网络图;运用String数据库结合Cytoscape软件绘制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使用分子对接软件(AutoDock Vina)对三七和红花中9个关键药效成分与度值排名前10位的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利用Bioconductor R软件包对靶点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经筛选后得到三七-红花药对27个有效化学成分,203个靶点基因、疾病相关靶点基因511个;通过Venn图获得81个药物疾病共同靶点基因;核心靶点涉及趋化因子CC基元配体(CCL2)、白细胞介素6(IL-6)、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AKT1)、基质金属肽酶9(MMP9)等。GO功能分析得出1 284个生物学过程、32个细胞组成、67个分子功能,KEGG通路分析发现125条相关信号通路。结论本研究预测“三七-红花”药对可通过CCL2、IL-6、AKT1、MMP9等多靶点及IL-17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等多通路来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深入探讨该药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物质基础和分子生物学试验奠定了基础。

系统评价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内皮功能的影响

冯浩欣,惠泽民,谢蓓莉,赵福海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系统评价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重庆维普(VIP)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公开发表的随机/半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10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运用RevMan 5.2和Stata 13.1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及发表偏倚检验。结果纳入17篇文献,共计1 588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提高临床疗效[OR=5.66,95%CI(3.68,9.48),P<0.05]及心电图有效率[OR=3.71,95%CI(2.12,6.49),P<0.05]、缓解胸痛症状[OR=5.03,95%CI(2.88,8.77),P<0.05]、减少胸痛发作频率[SMD=-0.62,95%CI(-0.81,-0.43),P<0.000 01]、延长病人总运动时间[MD=60.28,95%CI(29.33,91.23),P=0.000 1]、降低运动试验中心电图ST段压低的最大幅度[MD=-0.21,95%CI(-0.32,-0.10),P=0.000 2]、增加一氧化氮水平[MD=24.60,95%CI(18.60,30.60),P<0.000 01]、降低内皮素-1[SMD=-1.81,95%CI(-2.88,-0.73),P=0.001]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MD=-2.79,95%CI(-3.08,-2.50),P<0.000 01]方面优于对照组,但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胸痛持续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尼可地尔联合常规抗心绞痛药物,可明显提高微血管性心绞痛病人临床疗效及心电图有效率,缓解心绞痛症状,减少胸痛发作频率,亦可明显延长病人总运动时间,降低ST段压低的最大幅度,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未增加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及延长心绞痛持续时间。

中国急性脑梗死伴心房颤动病人静脉溶栓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程婷,周佩洋,任自敬,张瑞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急性脑梗死伴心房颤动病人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查找关于心房颤动对中国急性脑梗死病人静脉溶栓影响的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20年5月,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33项研究涉及7 524例病人纳入本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在未经校正的分析中,与无心房颤动病人相比,心房颤动降低急性脑梗死病人溶栓后90 d良好预后率[OR=0.70,95%CI(0.54,0.92),P=0.009],但不影响早期神经功能改善[OR=0.86,95%CI(0.57,1.30),P=0.47]。②心房颤动增加溶栓后颅内出血转化风险[OR=3.33,95%CI(2.91,3.80),P<0.000 01]、症状性颅内出血风险[OR=2.61,95%CI(1.95,3.48),P<0.000 01]和溶栓后死亡风险[OR=2.04,95%CI(1.53,2.72),P<0.000 01]。③在调整混杂因素后的分析中,心房颤动仍会增加溶栓后颅内出血转化风险[OR=2.63,95%CI(2.16,3.21),P<0.000 01],但与90 d良好预后[OR=0.97,95%CI(0.93,1.02),P=0.23]和90 d内死亡率[OR=1.65,95%CI(0.92,2.98),P=0.09]无关。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在调整了潜在的混杂因素后,心房颤动虽会增加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病人的出血转化风险,但似乎与不良结局风险增高无关,有心房颤动病史和无心房颤动病史的病人似乎具有可比性的安全性和疗效结果。受限于纳入研究的质量和数量,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前瞻性、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加以验证。

基于“上病下治”探讨下肢穴位在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中的应用规律

雷骏轩,戴琳,黄卓凡,林昊泓,邓克淋,夏静娴,李敏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下肢穴位在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中的应用规律。 方法以“血管性痴呆”“针灸”“针刺”为关键词组合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和维普数据库近10年国内发表的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文献,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下肢穴位在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中的应用规律。 结果共纳入106篇相关文献,相关穴位33个。结果显示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下肢穴位主要归属的经脉为胃经与脾经,使用频数较多的穴位为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丰隆、血海与悬钟,其中使用频数高的穴位主要为特定穴。穴位聚类分析显示第一大类由委中、大钟-涌泉-阴陵泉组成;第二大类由足三里-三阴交、悬钟-血海-太溪-丰隆-太冲组成。关联规则分析显示穴位间相关性最高的是丰隆-三阴交-足三里→太溪。结论在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中,基于“上病下治”配伍使用下肢穴位进行治疗可产生协同作用,增强临床疗效。
基础医学论著/研究

基于UPLC-Q-TOF/MS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陈帅,陆登成,王维,韦姗姗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比较早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Wistar大鼠的血浆代谢组差异,寻找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选取8周龄SHR和Wistar大鼠,10 d后处死大鼠收集血浆,采用UPLC-Q-TOF/MS分析血浆代谢物组,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模式识别及寻找差异标记物。结果获得显著差异性代谢产物13种,包括L-组氨酸、L-精氨酸、谷氨酰胺、缬氨酸、L-异亮氨酸、L-亮氨酸、甘氨鹅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牛磺去氧胆酸、胆酸、牛磺胆酸、D-脯氨酸、4-胍基丁酸。涉及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初级胆汁酸合成等4条代谢途径。结论早期SHR高血压发展过程由多种因素共同参与,涉及氨基酸代谢和胆汁酸代谢。

蛋白激酶C-α信号通路在尼古丁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PAI-1表达中的作用

吕茹,裴硕,樊芳芳,张潍,冉博文,胡晓芸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α(PKC-α)信号通路在尼古丁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表达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UVECs,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尼古丁组、STS组及尼古丁+STS组。收集各组细胞及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上清液PAI-1蛋白含量,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PAI-1 mRNA表达,免疫荧光染色观察PKC-α在细胞内的定位变化,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胞浆与胞膜PKC-α的表达水平。结果尼古丁组PAI-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尼古丁+STS组PAI-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较尼古丁组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对照组HUVECs中PKC-α的绿色荧光均匀分布于细胞浆中;尼古丁孵育后胞内PKC-α发生移位,在细胞膜出现明显的绿色荧光;STS处理组胞浆的绿色荧光减弱;尼古丁+STS组细胞膜荧光强度低于尼古丁组。尼古丁组胞膜PKC-α蛋白增高,胞浆PKC-α蛋白降低,胞膜/胞浆PKC-α蛋白表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尼古丁+STS 组胞膜PKC-α蛋白较尼古丁组降低,胞浆PKC-α蛋白较尼古丁组升高,胞膜/胞浆PKC-α蛋白较尼古丁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胞膜PKC-α表达与PAI-1 mRNA及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13、0.882,P均<0.05);胞浆PKC-α蛋白与PAI-1 mRNA及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44、-0.797,P均<0.05)。结论在尼古丁诱导HUVECs上调PAI-1表达过程中,伴随着细胞内PKC-α蛋白膜转位及表达变化,PKC-α信号通路参与内皮细胞纤溶紊乱。
·综述与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治疗研究进展

洪诗卉,伍锋,樊民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综述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治疗研究进展,包括细胞治疗与抗体、疫苗、基因修饰等非细胞治疗,为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Apelin/APJ系统与心血管、应激反应的研究进展

马瑞英,范俊柏,崔海英,温苗苗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Apelin是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相关蛋白APJ的内源性配体,在体内许多器官和组织中分布广泛,Apelin通过与受体APJ结合影响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多个系统的病理生理过程,还可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相互拮抗,共同参与应激反应的调节。本研究围绕Apelin/APJ系统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及其对应激的影响进行综述,推测APJ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可作为这些疾病新的药物靶点。

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韩萌,习玲,陈李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老年人是多种慢性疾病的高发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是多种慢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原发性高血压病程进展过程中可以引起多种靶器官损害,最常受损的靶器官是心脏,可以导致左心室肥厚。现针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致病机制进行综述,包括血压、脉压、血压变异性等血流动力因素与神经内分泌因素、炎性因子、氧化应激、信号转导通路激活及遗传因素等非血流动力学因素,为延缓甚至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进展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糖尿病心肌病右心损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黄梦洁,刘永铭,苟春丽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糖尿病作为独立危险因素损伤右心功能,而右心衰竭参与构成心力衰竭共同的最后通路,出现右心衰竭提示病人生存期较短及预后较差。本研究就糖尿病心肌病右心损伤发病机制进行综述,了解糖尿病右心结构功能损伤的发病机制并针对性开发靶向药物对预防和延缓疾病的发展、改善病人的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全蝎的药理作用及其在脑病中的应用

陈辉霞,李国毅,程记伟,侯阳波,肖倩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中医脑病包括现代医学中神经系统的各种疾病,如中风、头痛、癫痫、痴呆、震颤等。全蝎作为中药使用历史悠久,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有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之功用,对常见脑病有很好的疗效。现就全蝎的药理作用及其在脑病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希望将来研发出更多关于全蝎的药用产品,使全蝎在脑病诊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心血管病临床观察/研究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胆红素及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与早发冠心病的关系

李立鹏,王宝典,陈素芹,邵静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胆红素及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与早发冠心病的发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10月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早发冠心病病人(早发组),根据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将病人分为预后良好组(59例)和预后不良组(16例),并选择同期同一医院诊治的75例非早发冠心病病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Hcy和总胆红素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IP-1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早发组血清Hcy和MIP-1α水平明显升高,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总胆固醇、血清Hcy和MIP-1α水平明显升高,总胆红素明显下降(P<0.05)。血清Hcy和MIP-1α是早发冠心病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496、1.806,P均<0.05),总胆红素是早发冠心病病人预后的保护因素(OR=0.737,P<0.05)。血清Hcy、总胆红素联合MIP-1α诊断早发冠心病病人预后曲线下面积为0.868,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87.26%、83.79%,明显高于血清Hcy、总胆红素、MIP-1α单独预测的价值。结论早发冠心病病人血清Hcy和MIP-1α水平升高以及总胆红素水平下降,并且与病人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血清Hcy、总胆红素联合MIP-1α检测有助于预测早发冠心病病人预后,在早发冠心病病人预后预测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LSTM神经网络模型在冠心病月度入院人数预测中的研究

贾子舟,张钰嘉,荣书玲,李保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冠心病月入院人数的变化趋势,建立冠心病月入院人数的LSTM神经网络模型,科学预测冠心病月入院人次,为冠心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基于太原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2015年1月—2021年3月冠心病入院数的资料,建立一个深度学习LSTM模型,并与传统预测模型ARIMA模型及GM(1,1)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对比,采用平均绝对误差(MAE)对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LSTM 神经网络模型、ARIMA模型及GM(1,1)模型的MAE值分别为16.824、40.672与43.546,LSTM模型的预测效果较好。结论LSTM模型对医院冠心病月入院数的预测性能较好,为医院冠心病月度入院数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温阳益气汤对阳虚血瘀证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sST2及GDF-15的影响

陈武君,李悦斐,李颂舒,宋卫兵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温阳益气汤对阳虚血瘀证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可溶性ST2(sST2)及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5月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1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6例。对照组给予一般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温阳益气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心脏超声指标及sST2、GDF-15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79%)明显高于对照组(7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每分钟搏出量(SV)、心排血量(CO)、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V、CO、LVEF明显增加,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治疗前两组sST2、GDF-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ST2、GDF-15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问卷中社会领域、身体领域、情绪领域、经济领域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社会领域、身体领域、情绪领域、经济领域得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观察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温阳益气汤能使sST2、GDF-15表达降低,改善病人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疗效较好。

硝普钠结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NT-proBNP、IL-6、IL-8、hs-CRP的影响

张京苗 ,融劭民,高嘉,祖国友,刘小锐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硝普钠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AHF)的疗效及对血清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前体(NT-proBN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9年6月收治的AHF病人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所有病人均给予原发病及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硝普钠治疗,观察组给予硝普钠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及心排血量(CO)]、NT-proBNP、IL-6、IL-8、hs-CRP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LVEF、CI、CO、NT-proBNP、IL-6、IL-8、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h、72 h后,两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2 h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降低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72 h后,两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降低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VEF、CI、CO均升高(P<0.05),NT-proBNP、IL-6、IL-8、hs-CRP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LVEF、CI、CO升高程度及NT-proBNP、IL-6、IL-8、hs-CRP降低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67%与71.67%,P<0.05);两组头痛及症状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普钠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可迅速改善AHF病人心率和血压水平,提高心脏功能,降低NT-proBNP、IL-6、IL-8及hs-CRP水平,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综合管理对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病人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姚飞,李学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综合管理模式改善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病人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山西白求恩医院2018年3月—2019年9月收治的230例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的老年病人,共有200例完成随访,分为管理组(109例)与对照组(91例)。管理组采用综合管理模式,对照组常规随访就诊。出院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出院后6个月后,管理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生活质量评分及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管理模式能改善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病人的6 min步行试验距离及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ACEF评分对STEMI病人PCI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刘亚东,冯莉莉,王海晶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年龄、肌酐和射血分数(ACEF)评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发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选取213例经我院诊断并经过PCI治疗的STEMI病人,随访1年,记录MACCE发生情况。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CEF评分诊断MACCE的截断值,据此将研究对象分为高ACEF评分组和低ACEF评分组,分析两组MACCE发生情况及Kaplan-Meier累计生存曲线;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高ACEF评分组和低ACEF评分组MACCE发生的风险比。结果随访1年,共51例病人发生MACCE。ACEF评分预测MACCE的截断值为1.50分;高ACEF评分组MACCE和心力衰竭发生率高于低ACEF评分组(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高ACEF评分组STEMI病人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较低ACEF评分组高[HR=1.327,95%CI(1.079,1.755),P<0.001]。结论ACEF评分缺乏对PCI术后STEMI病人预后的预测能力,但对该人群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分层有一定的价值。

GRACE评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心源性死亡的早期预测价值

金娜,刘佩林,苏京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全球急性冠脉综合征动脉事件注册评分(GRACE)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源性死亡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早期PCI治疗的STEMI病人118例,收集所有入组病人的临床资料,并测定入院24 h内的GRACE评分。治疗后长期随访,以住院期间或出院后12个月内发生心源性死亡作为终点事件,将入组病人分为存活组(102例)与死亡组(16例)。分析影响STEMI病人PCI术后心源性死亡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RACE评分对STEMI病人PCI术后死亡的早期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与存活组年龄、术前左室射血分数、血肌酐(Scr)、入院24 h内GRACE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体质指数、慢性病史、生活习惯、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置入支架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术前LVEF、Scr、入院24 h内GRACE评分是STEMI病人PCI术后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GRACE评分预测STEMI病人PCI术后心源性死亡的截断值为115分,AUC为0.760[95%CI(0.625,0.896)],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5.00%、64.71%。结论入院24 h内的GRACE评分是影响STEMI病人PCI术后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病人的死亡结局具有早期预测价值。

GRACE评分联合sIL-2R预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临床价值

滕海蛟,董志,戚风君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究全球急性冠脉综合征动脉事件注册评分(GRACE)联合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预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疗病人,术后随访6个月,将发生MACE的43例病人设为MACE组,其余57例病人设为非MACE组,统计两组病人一般情况、GRACE评分及sIL-2R表达水平,分析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病人发生MACE的相关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GRACE评分、sIL-2R对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糖尿病病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ACE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低于非MACE组(P<0.05);MACE组GRACE评分及sIL-2R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MACE组(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RACE评分≥140分,sIL-2R≥360 U/mL及心力衰竭病史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P<0.05);GRACE评分、sIL-2R表达水平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7、0.960,GRACE评分、sIL-2R诊断灵敏度分别为74.95%、72.77%,特异度分别为87.14%、90.62%;两者联合诊断AUC为0.967,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5.69%、91.22%。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GRACE评分及sIL-2R表达水平明显升高,GRACE评分、sIL-2R表达水平及心力衰竭病史为病人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

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血脂、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汪玉君,宋巧凤,王希柱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血脂水平、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比较两组血脂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趋化因子配体19(CCL19)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s-CRP、CCL1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G、TC、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s-CRP、CCL1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发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可调节血脂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且安全性良好。

高龄妊娠期高血压病人心脏形态及功能变化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梁淑银,刘桂娟,蒋社姣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高龄妊娠期高血压病人超声心动图中心脏形态功能变化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病人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年龄不同将其分为高龄组(80例)和非高龄组(40例),同期选取50名正常妊娠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心脏形态及心功能。结果高龄组、非高龄组和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房内径(LAD)和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d)等心脏形态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与非高龄组LVEDD、LVESD、LAD和LVPWTd高于对照组,高龄组LVEDD、LVESD、LAD和LVPWTd高于非高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与非高龄组舒张早期快速充盈分数(RFF)低于对照组,高龄组RFF低于非高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非高龄组和对照组剖宫产/引产、早产儿、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胎盘早剥及产后出血等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高于非高龄组,非高龄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心功能超声指标纳入妊娠结局影响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LVEDD、CI和LVEF是导致妊娠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妊娠期高血压病人超声心动图中心脏形态及心功能指标改变明显,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明显升高,与LVEDD、CI和LVEF有关。

肥厚型心肌病病人血清Apelin、Galectin-3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迟增鑫,梁雁翎,王宁,魏勇,王兆东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病人血清Apelin、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9年10月心脏磁共振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的病人120例为肥厚型心肌病组,按最大左心室壁厚度(LVPWT)分为轻度肥厚组(40例)、中度肥厚组(50例)、重度肥厚组(30例),另选取同期无心脏疾病的志愿者50名为正常对照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尿酸(UA)、血糖水平;超声心动图测量并计算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心肌质量(LVMM)、延迟强化(LGE)、磁共振纵向弛豫时间定量(T1)、LVPWT;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Apelin、Galectin-3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轻度肥厚组、中度肥厚组、重度肥厚组收缩压、舒张压、LVMM、LGE积分、LVPWT、IL-6、TNF-α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中度肥厚组、重度肥厚组血清Apelin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Galectin-3水平明显增高(P<0.05)。肥厚型心肌病病人血清Apelin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LVMM、LVPWT、IL-6、TNF-α、Galectin-3水平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25、-0.473、-0.405、-0.432、-0.406、-0.412、-0.427,P均<0.05),血清Galectin-3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LVMM、LVPWT、IL-6、TNF-α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45、0.432、0.425、0.443、0.416、0.423,P均<0.05)。结论肥厚型心肌病病人血清Apelin表达水平降低、Galectin-3表达水平升高,其与左心室肥厚、纤维化有关。

南京市5 103名社区居民单导联智能动态心电图结果分析

周宁天,王俊宏,尹珺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采用单导联智能动态心电图检测仪筛查社区人居民心律失常发病情况。 方法选取2020年1月5日—2020年7月30日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下辖社区5 103名社区居民,采用南京数维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单导联动态心电检测仪SWK801检测并分析其心律失常发病情况。结果5 103名社区居民中,心房颤动14例(0.27%),室性期前收缩236例(4.62%),室上性期前收缩295例(5.78%),室上性心动过速135例(2.65%),室性心动过速7例(0.14%)。以上结果均经江苏省人民医院心电图室复核,准确率达95%以上。 结论 采用人工智能单导联心电检测设备筛查社区居民心律失常具有重要社会价值和重大疾病防控意义。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孙彦琴,贾永平,吕吉元,马贵晋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血压变异性(BPV)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且完成动态血压监测及甲状腺功能化验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根据甲状腺功能化验结果,选取高血压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病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62例与单纯高血压病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230例。入选病人均完成24 h动态血压监测以及甲状腺功能、空腹血糖、血脂、血肌酐、血尿酸等生化指标检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动态血压参数,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甲状腺功能与BPV的关系。结果甲状腺功能正常组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的24 h收缩压(24 hSBP)、白天收缩压(dSBP)、夜间收缩压(nSBP)、白天收缩压变异系数(dSBP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天舒张压(dDBP)、夜间舒张压(nDBP)、24 h舒张压(24 hDBP)、白天收缩压标准差(dSBPSD)、白天舒张压标准差(dDBP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BP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BPSD)、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SBPSD)、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DBPSD)、白天舒张压变异系数(dDBPV)、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nSBPV)、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nDBPV)、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SBPV)、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24 hDBP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促甲状腺激素(TSH)与dSBP(r=0.221)、nSBP(r=0.167)、24 hSBP(r=0.243)、dDBP(r=0.568)、nDBP(r=0.612)、24 hDBP(r=0.603)、dSBPSD(r=0.618)、nSBPSD(r=0.606)、24 hSBPSD(r=0.614)、dDBPSD(r=0.557)、nDBPSD(r=0.609)、24 hDBPSD(r=0.572)、dSBPV(r=0.613)、nSBPV(r=0.646)、24 hSBPV(r=0.648)、dDBPV(r=0.634)、nDBPV(r=0.683)24 hDBPV(r=0.677)呈正相关(P<0.05),其中,与dSBP、nSBP、24 hSBP相关性弱。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TSH是dSBPSD、nSBPSD、24 hSBPSD、dDBPSD、nDBPSD、24 hDBPSD、dSBPV、nSBPV、24 hSBPV、dDBPV、nDBPV、24 hDBPV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是高血压病人BPV的影响因素之一。

朔州市朔城区农村人群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

胡国庆,李学文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了解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农村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治疗率、控制率以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朔州市朔城区抽取1个乡,随后再抽取其中的2个村,抽取18岁以上常住人口830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抽取居民中高血压患病人数为237例,病血压患病率为28.7%;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0.6%和35.9%;调查发现影响当地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糖尿病、腰围超标、体质指数及家族史等。结论朔州市朔城区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可防可控,需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防治。

瞬时波强联合M型超声心动图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心脏和血管功能改变的评估价值

梁颖,金琪,冯六六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瞬时波强(WI)联合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OME)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心脏和血管功能改变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8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104例,按照心肌肥厚情况分为肥厚组(48例)和非肥厚组(56例),另选取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肥厚组、非肥厚组、对照组性别、年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不同节段室壁的舒张期和收缩期心内膜相对力、颈动脉WI参数瞬时加速度波强(W1)、瞬时减速度波强(W2)、瞬时波强负向波面积(NA)。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OME结果与颈动脉WI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肥厚组和非肥厚组的收缩压、舒张压、IVS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肥厚组收缩压、IVS高于非肥厚组(P<0.05)。肥厚组和非肥厚组舒张期前间隔、后间隔、后壁、下壁的相对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肥厚组舒张期前间隔、后间隔、后壁、下壁的相对力与非肥厚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厚组收缩期前壁的相对力明显高于非肥厚组和对照组(P<0.05)。肥厚组和非肥厚组W1、N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肥厚组W1明显高于非肥厚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舒张期前间隔相对力、后间隔相对力、后壁相对力、下壁相对力和收缩期前壁相对力与W1、NA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WI与OME对高血压病人心脏和血管功能改变具有较大的评估价值,且二者之间有显著相关性,二者联合不仅可反映节段性心肌病变的程度,还可有效评估病人的心脏-血管功能变化。
神经科疾病临床观察/研究

小续命汤化裁合推拿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阳虚证)的效果观察

周明铭,洪锋,张坤,郑琦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小续命汤化裁合推拿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阳虚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97例急性脑梗死偏瘫(阳虚证)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47例)与联合组(50例)。常规组给予西医常规综合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续命汤化裁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FMA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94.00%与78.72%,P<0.05);联合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续命汤化裁合推拿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阳虚证)病人,可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针刺与吞咽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吞咽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

龙海波,张石,王叶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针刺与吞咽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吞咽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116例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刺与吞咽康复训练,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评分、吞咽功能评级、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功能性经口摄食评价量表(FOI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吞咽功能评级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吞咽功能评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体质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P<0.05),且观察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社会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77,P<0.05)。结论针刺与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疗效较好,有利于改善吞咽功能。

肾小球滤过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结局的影响

周美宁,代晓杰,张玲如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肾小球滤过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130例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病例资料。按照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 (eGFR)将病人分为3组:≥90 mL/(min•1.73 m)组(90例)、60~<90 mL/(min•1.73 m)组(29例)、<60 mL/(min•1.73 m)组(11 例)。比较3组溶栓疗效。结果<60 mL/(min•1.73 m)组、60~<90 mL/(min•1.73 m)组、≥90 mL/(min•1.73 m)溶栓后症状性脑出血、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及死亡风险呈降低趋势(P<0.05);溶栓后24 h和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呈降低趋势(P<0.05),预后良好率依次升高(P<0.05)。结论随着eGFR的降低,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且临床有效率降低。

miR-146b-3p通过RAF1/p38MAPK/COX-2信号通路影响糖尿病发生脑梗死的机制研究

王剑,王振焕,张钦昌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miR-146b-3p通过RAF1/p38MAPK/环氧化酶-2(COX-2)信号通路影响糖尿病脑梗死的发生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12月210例糖尿病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随访研究调查病人发生血栓情况,有15例患有脑梗死,作为伴有糖尿病的脑梗死(DMCI)组,另选取15例无脑梗死病人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病人白介素-6(IL-6)、COX-2含量;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免疫印迹方法检测相关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两组一般资料及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DMCI组血中IL-6和COX-2表达升高,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IL-6诱导外周血单核细胞2 h后,COX-2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COX-2表达受IL-6调控;与对照组相比,miR-146b-3p mRNA在DMCI组表达低于正常组(0.16±0.07与 1.12±0.16,P<0.001);与对照组相比,DMCI组RAF1 mRNA的表达增加(P<0.01),且其蛋白表达也增加;DMCI组中COX-2、p-p38MAPK表达增加,p38MAPK蛋白表达减少,说明DMCI病人激活了p38MAPK的信号通路;当用10 ng/mL的IL-6处理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时,可激活STAT3磷酸化,且当IL-6处理PBMC 1 h后,miR-146b-3p mRNA表达下降,当IL-6处理12 h后,发现miR-146b-3p mRNA在IL-6 处理12 h时(0.20±0.12)表达低于对照组(1.02±0.15, P<0.05),还发现IL-6处理中COX-2的mRNA(4.98±0.69)和蛋白质表达高于对照组;DMCI组中miR-146a mRNA表达降低,与miR-146b的表达趋势一致。结论miR-146b-3p的表达通过介导RAF/p38MAPK/COX-2信号通路与糖尿病病人脑梗死的发展密切相关,miR-146b-3p可作为糖尿病脑梗死病人检测和干预的新靶点。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浆miR-141、PAPP-A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和短期转归的关系

刘晓琳,朱艳玲,郭丽莎,郝文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检测miR-141、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血浆中的表达情况,探讨miR-141、PAPP-A与AIS病人脑卒中严重程度和短期转归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AIS病人183例,根据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病人分为轻度卒中组和中重度卒中组,根据脑卒中后第14天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病人分为转归良好组及转归不良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血浆miR-141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PAPP-A水平,分析miR-141、PAPP-A表达水平与AIS病人脑卒中严重程度和短期转归的关系。结果中重度卒中组血浆miR-141水平明显低于轻度卒中组,PAPP-A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卒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归不良组血浆miR-141水平明显低于转归良好组,PAPP-A水平明显高于转归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41、PAPP-A水平是脑卒中严重程度和短期转归不良的影响因素。结论AIS病人血浆miR-141低表达、PAPP-A高表达,与AIS病人脑卒中严重程度和短期转归有关,可能作为AIS病人潜在的预后标志物。

血清BDNF、GAL1、VILIP-1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王丽香,李强,于振江,周雪梅,夏英凯,贾文歆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半乳糖凝集素-1(GAL1)、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联合检测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病情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1月我院86例AIS病人和86名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轻重将AIS病人分为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根据临床预后将AIS病人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各组病人BDNF、GAL1、VILIP-1含量。以病人病情及预后为因变量,以BDNF、GAL1、VILIP-1含量为自变量,拟合回归方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AIS病人BDNF含量低于健康者,而GAL1和VILIP-1含量高于健康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重型组BDNF含量低于轻型组与中型组,而GAL1、VILIP-1含量高于轻型组与中型组;预后不良组BDNF含量低于预后良好组,而GAL1、VILIP-1含量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病人病情分级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GAL1、VILIP-1、BDNF; 对病人临床预后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BDNF、GAL1、VILIP-1。结论BDNF、GAL1、VILIP-1联合检测对AIS病人的病情或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其中GAL1对病人病情影响最大,而BDNF对病人预后影响最大。

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李帅,秦永明,冯康,李文娟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评分、血脂、血清hs-CRP、Hcy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降低,BI评分升高,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s-CRP、Hcy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明显降低病人血清hs-CRP、Hcy水平,调节血脂代谢,降低血液黏滞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血栓通胶囊对急性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清Fibulin-5、IL-2、CRP、TNF-α水平的影响

付星光,魏金峰,李永义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血栓通胶囊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脑血流量、血清扣针蛋白-5(Fibulin-5)、白细胞介素-2(IL-2)、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神经内科收治的127例急性脑梗死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研究组(64例)与对照组(63例)。两组均给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片,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栓通胶囊,两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ibulin-5、TNF-α、IL-2与CRP水平及预后。 结果治疗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血清Fibulin-5、IL-2、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Fibulin-5、CRP、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血清IL-2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血清Fibulin-5、CRP、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I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胶囊可以降低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清Fibulin-5、CRP、TNF-α水平,升高血清IL-2水平,改善临床预后。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病人血清胆红素、iNOS变化及与神经损伤和预后的关系

李景莉,孙丽燕,来治国,李亚楠,韩笑,肖静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急性期血清胆红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变化及与神经损伤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和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19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按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分析其与神经损伤的关系。根据随访预后结果将病人分为良好组与不良组,比较各组血清胆红素及iNOS,分析血清胆红素、iNOS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依次降低,iNOS依次增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好组与不良组收缩压、TBiL、直接胆红素(DBiL)、IBiL、NIHSS评分和iNO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NOS水平高、NIHSS评分高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而TBiL、IBiL水平高是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血清胆红素、iNOS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神经损伤程度密切相关,是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

基底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中短期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陈丽娟,赵世平,方利禹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技术要点、中短期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遴选入组病人57例,征询病人及家属意愿后分为支架置入组和药物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巴氏指数(BI)分别评价病变血管的平均血流峰值流速、血管狭窄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结果支架置入组与药物治疗组病变血管的平均血流峰值流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6.2,P<0.05); 治疗后,病变血管的平均血流峰值流速逐渐下降,到12个月时达到最低;治疗方法与观察时间之间有交互效应(F=73.39,P<0.05),随着观察时间的推移,两组下降幅度不同。支架置入组与药物治疗组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有影响(F=588.69,P<0.05),治疗后BI评分逐渐增高,到12个月时达到最高;治疗方法与观察时间之间有交互效应(F=33.54,P<0.05),随着观察时间的推移,两组上升幅度不同。 治疗前,支架置入组与药物治疗组病变血管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支架置入组与药物治疗组血管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置入组改善明显。治疗12个月后,支架置入组与药物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06%、3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治疗基底动脉狭窄可以在短期内迅速扩张狭窄血管,改善血流情况,中短期疗效较好。

105例皮肌炎/多发性肌炎/肿瘤相关性肌炎临床特征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特点

张盼娣,李芳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分析皮肌炎(DM)/多发性肌炎(PM)/肿瘤相关性肌炎(CAM)病人临床特征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特点,探讨发病的潜在机制,以利于临床早期诊断。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6月于我院明确诊断为DM(56例)、PM(24例)和CAM(25例)的病人105例为病例组,同期选取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103名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DM、PM、CAM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CD4+T细胞、CD8+ T细胞、Th1、Th17及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细胞计数均明显减少(P<0.05);CAM病人外周血NK细胞、Treg细胞、γ干扰素(IFN-γ)水平及雷诺现象、肺间质病变、抗Jo-1抗体阳性发生率低于DM、PM病人(P<0.05);而年龄、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高于DM、PM病人(P<0.05);DM病人肺间质病变发生率高于PM病人(P<0.05)。结论DM、PM、CAM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以数目减少为特征,Treg细胞和IFN-γ水平降低可能参与CAM的发生,高龄、ESR增快是CAM发生的危险因素,而肺间质病变、雷诺现象、抗Jo-1抗体阳性与其风险降低相关;DM病人易合并肺间质病变,临床上应加强胸部高分辨率CT检查。
经验交流

严世芸教授从气血论治心律失常经验撷英

陈鸿莉,沈琳,丁林委,王雲,乔思雨,张帅,艾尔扎提•艾尔宝,李绵绵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中医药对心律失常的疾病治疗和症状改善独具优势。严世芸教授于长期临证实践体悟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张从气血论治心律失常,提出“调气为先,理血为要”的特色理论,以益气活血为根本大法,灵活运用益气补血、行气活血诸法;临证善辨舌面以观气血,并重视脏腑在心律失常气血调理中的作用,通过顺调肝木、健运中焦、培补元阳等方法,达到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的目的,临床疗效显著。

心肺运动试验用于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1例

汤月霞,张长尧,黄绍栋,赵坤,杨承斌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冠状动脉由3级血管构成:心外膜下冠状动脉、前小动脉和小动脉。心外膜下冠状动脉内径0.5~5.0 mm,主要担负血流传导功能,前小动脉和小动脉构成冠状动脉微血管,血管内径<0.5 mm,通过血管舒缩稳定冠状小动脉压力,并根据心肌代谢需求调节血管张力和血流量。

阿立哌唑联合喹硫平对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糖脂代谢及内环境的影响

李莉霞,杜晓莉,李正发,黄莺莺,何丽华,许可 查看摘要  在线阅览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联合喹硫平对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糖脂代谢及其内环境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奥氮平治疗,观察组采用阿立哌唑联合喹硫平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疗效、脂糖代谢、瘦素、催乳素变化以及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变化、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瘦素、催乳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43.39±6.48)分与(60.70±8.53)分,P<0.05];两组锥体外系反应、嗜睡、体重增加、便秘、肝功能损伤、副反应量表(TESS)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喹硫平治疗器质性精神障碍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病人的精神疾病症状,不会引起糖脂代谢、瘦素、催乳素异常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